山西省玉米生产碳足迹动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玥

作者: 冯玥;孙东宝;顾峰雪;解文艳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山西;玉米;碳足迹;低碳农业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4 期

页码: 323-3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山西玉米生产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研究 2010-2019 年山西玉米种植系统的碳足迹变化动态并解析其构成,为山西省玉米低碳清洁化生产以及粮食平稳增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山西省玉米生产平均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碳足迹分别为1959.14kg CO2-eq·hm-2和0.36kg CO2-eq·kg-1,单位面积、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碳足迹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年际间波动较大.(2)化肥生产(50.08%)、田间N2O排放(27.39%)和农业机械耗油(6.89%)是山西玉米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如果仅考虑田间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则因施肥造成的田间 N2O 排放、农业机械耗油对田间生产碳足迹的贡献达到 67.47%和16.66%.(3)科学施肥、化肥减施和有机替代仍然是降低玉米碳足迹的关键手段.综上所述,在玉米碳足迹降低的同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措施,是平衡玉米生产力、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的关键.

分类号: X322

  • 相关文献

[1]新疆棉花//花生间作碳足迹研究. 赵亚飞,李强,侯献飞,司彤,王铭伦,王月福,邹晓霞. 2019

[2]不同农作措施对棕壤玉米田N_2O排放及碳足迹的影响. 赵迅,郭李萍,谢立勇,孙雪,赵洪亮. 2016

[3]不同农作措施对棕壤玉米田N2O排放及碳足迹的影响*2. 赵迅,郭李萍,谢立勇,孙雪,赵洪亮,许婧,潘仕梅. 2016

[4]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刘小荣,马俊奎,刘学义. 2017

[5]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王美霞,赵怀生,李海燕,王创云. 2013

[6]晋西北高寒区玉米推广种展示及分区应用研究. 王建雄,韩美善,杨书成,王候怀. 2006

[7]山西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利用研究. 乔治军,张效梅,畅建武. 2006

[8]破解大面积旱地玉米增产难题是山西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王娟玲. 2009

[9]利用SSR分析山西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崔永霞,张名昌,白建荣,程宇坤,张效梅,任元. 2012

[10]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优类群分析. 李锐,白建荣,程宇坤,李素玲,苏亮. 2015

[11]山西省高寒区玉米生产特点及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李育才,李洪,韩新田. 2014

[12]基于SSR标记的山西玉米自交系的核心种质构建. 李锐,尚霄,尚春树,常利芳,闫蕾,白建荣. 2021

[13]对山西省玉米未来育种的思考. 郑向阳,栗建枝,吴枝根,韩学芳,郭鸿亮,王高红,王国平. 2009

[14]新疆"宽早优"模式下施氮量对棉田碳足迹的影响. 阮康,阮康,王香茹,贵会平,董强,李磊磊,魏学文,张西岭,张恒恒,宋美珍. 2021

[15]水稻碳足迹评估方法研究及碳足迹计算器开发. 刘晓珂,黄红星,韩威威. 2018

[16]滨海滩涂垦区主要大田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李强,杨文慧,邹晨昕,徐新悦,李建国,张忠启. 2019

[17]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何浩,伍龙梅,黄庆,邹积祥,何瑞毓,黄海鹏,王天平,林鸿生. 2021

[1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对燕麦碳足迹的研究. 徐淑娅,贺婷,王晓龙,周海涛,王凤梧,付晓峰,赵世锋,曹丽霞,孙慧风,刘俊青,任长忠,胡新中. 2019

[19]淡水池塘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刘俊文,刘晃,庄保陆,曲蕊. 2019

[20]基于碳足迹分析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农田种植业特征. 张变华,靳东升,郜春花.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