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玉米施肥类型及氮肥用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志强

作者: 金志强;孙东宝;王庆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硝态氮;氮肥利用率;有机无机肥配施;APSIM模型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14-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玉米高产和减少硝态氮残留的合理施肥模式,通过山西寿阳旱地春玉米田间试验和APSIM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施肥类型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硝态氮残留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3个施肥类型主处理,包括化肥单施、有机无机肥配施(配施比例1∶1)和有机肥单施;7个施肥梯度副处理,分别为0、50、100、150、200、250、300 kg·hm-2,并利用2019-2021年试验站点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验证.结果表明:APSI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当地玉米产量和硝态氮残留量状况.各降水年型下,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减少,硝态氮残留量显著增加,氮肥利用率有所降低;相同施肥类型及施肥量下,丰水年的春玉米作物产量最高,硝态氮残留量最低,氮肥利用率最高;相同降水年型及施肥量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的春玉米产量最高,硝态氮残留量居中,氮肥利用率最高.相较于化肥单施和有机肥单施方式,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于干旱地区玉米产量提升效果更好,其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氮肥利用率受降水影响也更小.综上,当施氮量介于148~168 kg·hm-2时,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下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维持在阈值内,春玉米产量可达到理论产量的95%左右,适宜在研究区域推广应用.

分类号: S513%S423

  • 相关文献

[1]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高产玉米氮肥最佳用量研究. 张佳,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杨治平,张强. 2013

[2]基于APSIM模型的新疆春播中晚熟玉米最适播期研究. 许红根,陈江鲁,张镇涛,明博,谢瑞芝,李少昆,王克如,刘朝巍,侯鹏,张万旭,杨京京,张方亮. 2018

[3]化肥优化减施对芹菜产量和品质以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于涛,苏黎,牛世伟,何志刚. 2012

[4]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麦-稻轮作系统中水稻氮肥利用率的机制. 刘益仁,李想,郁洁,沈其荣,徐阳春. 2012

[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通南地区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于倩倩,王会方,赵信林,朱德进,张辉. 2018

[6]有机无机配施比例对华北褐土冬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杨晓梅,李桂花,李贵春,周颖,刘振东,南云不二男,尹昌斌. 2014

[7]不同栽培方式下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氮素累积特征. 陈子民,刘剑钊,蔡红光,闫孝贡,袁静超. 2016

[8]轻度盐碱地玉米专用肥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的研究.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 2016

[9]基于土壤硝态氮测试的春玉米氮肥实时监控技术. 隽英华,汪仁,孙文涛,邢月华. 2013

[10]不同管理模式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彩霞,王永亮,郭军玲,张建杰,王琦,杨治平. 2016

[11]施氮量对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春小麦土壤水氮动态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马忠明,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薛亮. 2015

[12]施氮量对晋麦84号产量及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影响. 席吉龙,王珂,杨娜,郝佳丽,李永山,张建诚. 2018

[13]尿素硝酸铵肥料在冬小麦上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孙克刚,张琨,杨焕焕,杜君,张运红,和爱玲,郑春风. 2018

[14]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李银坤,郝卫平,龚道枝,夏旭,李昊儒. 2019

[15]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孙世友,刘孟朝,王凌,韩宝文,茹淑华,贾良良. 2010

[16]减量控释氮肥对大棚甜椒产量及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彭强,李絮花,王克安,吕晓慧,杨宁,刘旭凤. 2012

[17]露地栽培条件下大白菜氮肥利用率与硝态氮淋溶损失研究. 刘宏斌,李志宏,张维理,林葆. 2004

[18]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2024

[19]种肥混播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子双,李洪杰,周晓琳,赵同凯,王玉霞,王富建,王薇,张英鹏,谭德水. 2020

[20]白洋淀沿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土壤及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赵姗姗,赵全力,贾良良,刘文菊.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