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骨舌鱼核糖体序列特征及遗传发育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叶欣

作者: 杨叶欣;刘奕;刘超;宋红梅;汪学杰;牟希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骨舌鱼科;核糖体基因;18S rDNA;5.8S rDNA;28S rDNA;ITS;IGS;系统发育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3-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核糖体DNA序列探讨了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高阶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测定了现存的7种骨舌鱼核糖体基因,获得了巨骨舌鱼(Arapaima gigas)、尼罗异耳骨舌鱼(Heterotis niloticus)、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费氏骨舌鱼(O. ferreirai)、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乔氏硬仆骨舌鱼(S. jardinii)和硬仆骨舌鱼(S. leichardti)的rDNA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1714 bp、8957 bp、12057 bp、11556bp、10377bp、10724bp和10725bp,GC碱基含量为63.78%~66.13%。采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推论法分别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除ITS1外, 18S、ITS2、28S和18S+ITS1+5.8S+ITS2+28S联合序列建树均与传统的分类相符合,研究结果阐明了骨舌鱼科亚科、属和种间的分类关系,核糖体DNA可作为骨舌鱼科的分子标记。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山东兔场皮肤真菌病病原rDNA-ITS区序列测定及分析. 崔丽娜,高淑霞,姜文学,杨丽萍,张振杰,牛钟相. 2011

[2]核酸序列直接分析在真菌鉴定方面的应用. 张志华,洪葵. 2006

[3]四株马铃薯甲虫白僵菌菌株的鉴定. 马金奉,邓春生,张燕荣,王妮珊,耿兵. 2014

[4]基于ITS和matK序列探讨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系统演化关系. 朱元娣,曹敏格,许正,王昆,张文. 2014

[5]基于5.8S rDNA和ITS序列探讨亚洲瓠瓜的地理分化. 周先治,陈阳,陈晟,吴宇芬,赵依杰. 2011

[6]慢生根瘤菌16S—23S rDNA IGS的RFLP分析. 李俊,曹凤明,李力,樊惠,杨苏声. 1999

[7]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骨舌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牟希东,王培欣,胡隐昌,汪学杰,宋红梅,李小慧,罗建仁. 2010

[8]腥黑粉菌属3种检疫性真菌rDNA-IGS区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彭友良,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6

[9]2016年北京地区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超,金海伦,高利,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8

[10]基于28S rDNA的南海刺长腹剑水蚤(Oithona setigera)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季莹莹,徐磊,黎红,王亮根,杜飞雁. 2019

[11]菲律宾蛤仔重复序列28S RRNA及组蛋白H3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卢素敏,包振民,张玲玲,孟庆磊,胡景杰,胡晓丽,刘慧,方建光. 2007

[12]中国新发现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的分子鉴定及其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检测. 轩景丽,叶福宇,郭建洋,杨利艳,刘万学. 2017

[13]不同覆土基质微生物结构特征研究及其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 冯伟林,金群力,范丽军,刘佳楠,沈颖越,宋婷婷,田芳,蔡为明. 2014

[14]基于COI及28SrDNA序列分析的扶桑绵粉蚧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孙洋,谭永安,肖留斌,柏立新,路曦结,郑曙峰. 2014

[15]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 彭德良,LI YU,王永江. 2008

[16]甘肃首次发现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 彭德良,黄文坤,徐秉良,彭焕. 2015

[17]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 彭德良,李玉,王永江. 2008

[18]青海、陕西部分地区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RFLP的特征分析. 彭德良,李玉. 2011

[19]小麦禾谷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r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S.Subbotin,M.Moens. 2003

[20]梨火疫病菌操纵子全序列的扩增和克隆. 刘华威,王晓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