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贤芳
作者: 温贤芳;张希忠;陈一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同位素;~(15)N;~(32)P;作物;吸收作用
期刊名称: 中国核科技报告
ISSN:
年卷期: 1986 年 00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叙述了在1983~1986年间应用同位素~(15)N和~(32)P研究作物对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利用。实验表明,在淹水条件上,水稻对(~(15)NH_4)_2SO_4和~(15)NH_4NO_3形式的铵态氮利用率分别为40.58%和33.8O%;而对NH_4~(15)NO_3和K~(15)NO_3形式的硝态氮利用率分别为15.99%和15.30%,水稻对铵态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硝态氮。在旱地条件下,谷子对(~(15)NH_4)_2SO_4和~(15)NH_4NO_3的利用率分别为52.4%和42.2%,而对NH_4~(15)NO_3和K~(15)NO_3的硝态氮利用率分别为71.6%和59.5%...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植物动力2003叶面肥对作物吸收利用氮素的效应. 朱永懿,杨俊诚,陈景坚,刘学莲,杨帆,李荣. 2001
[2]杂种小麦拔节期磷素吸收的示踪研究. 王志芬,刘益同,施建国,许金声. 1994
[3]小麦品种耐湿性鉴定的示踪方法. 严建民,朱献玳,蔡士宾,王公金,曹旸,陈炳松. 1993
[4]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吸收净化研究:方法、抗性特征及机理探索. 鲁绍伟,房佳兴,赵娜,徐晓天,李少宁. 2023
[5]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 崔战利,王秋菊,李萍,杨会青,宋蔚平. 2007
[6]利用~(32)P研究提高新疆主要土壤中磷肥有效利用率的途径. 郭慧媛,冯固. 1994
[7]内蒙古冷凉地区草莓苗的~(15)N吸收和分配特性. 付崇毅,王勇,姜伟,杜金伟,王永福. 2019
[8]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15N吸收的影响(英文). 李建辉,徐宝安,苍真名,王秋菊,焦峰,翟瑞常. 2015
[9]不同施氮方式对嘎啦苹果碳氮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彭玲,李慧峰,崔倩,冯璐,葛顺峰,姜远茂. 2020
[10]VA菌根对玉米和棉花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杨茂秋,冯固,白灯莎,黄全生. 1994
[11]粪产碱菌与水稻根的联合过程. 林敏,方宣钧,尤崇杓. 1993
[12]温性荒漠化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草地经济施肥量的研究. 周学辉,常根柱,杨红善,路远,侯彦会. 2010
[13]作物对稀土复合肥料中氮素和稀土元素的吸收利用. 朱永懿,陈景坚,刘学莲. 1993
[14]氮肥用量对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戴良香,张智猛,张冠初,张杨,慈敦伟,秦斐斐,丁红. 2020
[15]多效唑对冬小麦冬前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于凤义,周洪杰,张萍. 1993
[16]稀土对碳酸氢铵增效作用的研究. 朱永懿,杨俊诚,陈景坚,刘学莲. 2000
[17]应用~(15)N示踪研究不同来源氮素在烤烟体内的累积和分配. 谷海红,刘宏斌,王树会,李天福,张云贵,焦永鸽,李志宏. 2008
[18]水稻秧苗栽前吸氮动态及施肥效应. 潘德良,蔡意中,孙耀琛,陈桂发,马宗兰. 1987
[19]秋施肥的增产机制与高效施用技术. 兰晓泉. 1993
[20]用~(15)N肥料标记法研究潮土中玉米氮肥的利用率与去向. 山楠,杜连凤,毕晓庆,安志装,赵丽平,赵同科.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中国核农学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作者:温贤芳
关键词:核农学;同位素示踪;辐射诱变育种;辐照食品保鲜;辐射害虫不育技术
-
电子束处理对玉米象繁殖力的影响
作者:李淑荣;王殿轩;高美须;原锴;温贤芳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玉米象;繁殖力
-
天地结合开展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作者: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关键词:空间诱变;航天育种;农作物;育种机理;返回式卫星
-
利用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小麦中玉米象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作者:李淑荣;王殿轩;高美须;原锴;温贤芳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玉米象;用高于180Gy剂量辐照处理的玉米象蛹
-
电子束辐照谷物中玉米象不同虫态的生物效应
作者:王殿轩;李淑荣;温贤芳;原锴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玉米象
-
电子束对赤拟谷盗辐照效应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淑荣;王殿轩;温贤芳;原锴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赤拟谷盗
-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作者: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关键词:空间诱变;航天育种;农作物;育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