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川北水稻制种田轮作紫马铃薯生产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雪
作者: 邹雪;丁凡;沈学善;余韩开宗;刘丽芳;陈年伟;余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马铃薯;秋季生产;种薯催芽;晚疫病防控;田间管理
期刊名称: 四川农业科技
ISSN: 1004-1028
年卷期: 2020 年 009 期
页码: 15-16,19
摘要: 在川北平坝地区利用水稻制种田轮作秋马铃薯,可在12月中旬早上市,经济效益好,特别是种植营养价值高的紫色马铃薯,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在这些地区因种薯选择和处理不当,造成的出苗晚、烂种问题影响了种植效益;同时,晚疫病防控不及时加剧了种植风险.本文结合近几年对川北平坝区秋作马铃薯高效益种植技术的研究以及对专合社的指导经验,提出以快速提高种薯萌芽活力为核心的早播种、早出苗技术,结合紫色品种选择和晚疫病绿色防控,提出一套适合川北平坝地区的秋作紫马铃薯生产技术方案,为提升川北秋作马铃薯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川北平坝区发展优质菜用型马铃薯的生产建议. 邹雪,丁凡,饶丽萍,余韩开宗,刘丽芳,沈学善,陈年伟,吴章东. 2022
[2]酶法制备紫马铃薯汁及其乳酸菌发酵特性. 邹颖,卜智斌,余元善,邹波,肖更生,温靖,程丽娜,李俊. 2020
[3]紫马铃薯全粉加工技术研究. 林长彬,徐怀德,孟祥萌,蒋慧. 2014
[4]西充县有机冬作紫马铃薯早熟抗病生产建议. 周全卢,王晓黎,沈学善,屈会娟,刘丽莎. 2019
[5]紫马铃薯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许娟妮,曾钰婷,祁驰恒,尼玛卓嘎. 2020
[6]响应面法优化紫马铃薯中花色苷的提取工艺. 郭莹,龚东磊,辛雪,姜涛,钱镭,初众. 2018
[7]紫马铃薯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许娟妮,曾钰婷,白玛玉珍,斯年,祁驰恒,欧珠,谭淑琼,李淑萍. 2017
[8]催芽天数、GA和BR互作对秋作紫马铃薯萌芽、出苗和产量的影响. 黄涛,屈会娟,沈学善,余丽萍,王西瑶,潘海平. 2020
[9]三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紫马铃薯酒香气成分分析. 张蕊,王慧君,葛霞,田甲春,田世龙. 2016
[10]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刘志玲,田保九,刘虎林. 2005
[11]六枝茶叶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魏国雄,张其生. 1993
[12]抓紧大豆田间管理,促进二、三类苗升级,促熟保丰收. 刘忠堂. 2009
[13]大豆花荚期田间管理措施. 刘丽华. 2015
[14]贵州旱坡地芒果栽培技术. 龚德勇. 2010
[15]细辛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刘先继,汪作斌,王帅. 2009
[16]抓紧大豆田间管理,促进二升级,促熟保丰收、一类苗. 刘忠堂. 2009
[17]春季早甘蓝的栽培技术. 张岩,姜天元,张妤. 2014
[18]栝楼在贵州省关岭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 马艳,王小仲,黎瑞君,张邦喜,李裕荣. 2015
[19]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方向前,张爱武,胡会军,段元才,殷春红. 2011
[20]江西红肉柚地方品种“马家柚”在上海青浦地区的引种表现. 吴利荣,任节红,吴晨诚,陆颖,徐芳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关键词:鲜食甘薯;宜薯2号;新品种
-
几种药剂对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作者:姜继红;余韩开宗;陈金凤;刘玲利
关键词:小白菜;根肿病;防治;长势
-
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繁育效益的影响
作者:饶莉萍;邹雪;陈年伟;余韩开宗;刘丽芳;丁凡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水肥;生长调控物质;种植密度;品质;繁育效率
-
彭州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彭小荷;梁晓;沈学善;李华鹏
关键词:彭州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商品薯率
-
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作者: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关键词:大豆;粮油生产;四川丘陵区;规模化种植
-
不同烟碱浓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继红;张宝;王登杰;余韩开宗;薛琴;张婧;陈兴旺;王斌
关键词:烟碱;烟草废弃物;发芽率;促生作用
-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屈会娟;李明;谭文芳;冯俊彦;沈学善;蒲志刚;朱玲;杨松涛
关键词: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引种;育种;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