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果实果皮褐变与主要褐变底物及酶活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娥珍
作者: 李志春;孙健;游向荣;李昌宝;李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眼;酶促褐变;酚类底物;酶活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2235-22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广西主栽龙眼品种"石硖","储良"和"大乌圆"为试材,分别研究这些品种的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度与主要褐变底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冷藏条件下龙眼果皮的褐变度与褐变底物的变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相一致,且PPO、POD活性高的龙眼品种果实易出现褐变。
分类号: S667.2
- 相关文献
[1]荔枝、龙眼采后酶促褐变反应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李丽,游向荣,李昌宝,李志春,何雪梅. 2012
[2]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余东,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4
[3]水果酶促褐变生理研究进展. 杨巍,尹杰卉,高文民. 2012
[4]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康娟,庄尹宏,林碧英,温庆放,温文旭,朱海生. 2017
[5]植物中多酚氧化酶基因研究进展.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李小波,熊兴耀. 2020
[6]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7]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林青,周聪,李学进,李卢,李喜宏,李冀新. 2021
[8]马铃薯中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及防控技术机制研究进展. 温雪珊,时月,郑煜焱,王瑞琪,马越,赵晓燕,张超. 2022
[9]绿豆芽防褐变技术的研究进展. 闫星羽,陈存坤,薛文通. 2021
[10]初始pH值对果糖-赖氨酸模型美拉德产物抑制香蕉酶促褐变相关性质的影响. 郑杰琼,李芬芳,袁德保,王必尊,金志强. 2012
[11]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龚新明,崔彦红,关军锋,李雪梅,张继澍. 2008
[12]苹果非硫护色技术研究. 林亲录,陈煦,黄中培. 2012
[13]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王海艳,王立春,田国奎,娄树宝,徐洪岩,李凤云,郝智勇. 2014
[14]黄金梨CA贮藏中果心褐变与相关理化因子的关系. 石磊,阎根柱. 2019
[15]葡萄糖-赖氨酸美拉德产物分级组分对香蕉酶促褐变的抑制. 刘以道,周娅,李芬芳,袁德保,李奕星,郑晓燕,谭琳,陈娇,金志强. 2013
[16]桃酶促褐变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陈维宁,李旋,王文月,毕金峰. 2024
[17]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不同马铃薯酶促褐变评价. 陈明俊,罗小波,曹贞菊,尹旺,阳腾,舒启琼,张恒,李飞. 2024
[18]三种保鲜剂对结球生菜酶促褐变的影响. 饶先军,刘升,颜丽萍. 2010
[19]不同方法对早酥梨和华酥梨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 袁江,张绍铃,曹玉芬,吴俊,田路明,董星光. 2011
[20]基于萝卜软罐头酶促褐变控制的护色工艺研究. 华颖,沈国华,刘大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热应激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郝晓娜;缪中纬;朱志明;李丽;章琳俐;黄勤楼;辛清武;郑嫩珠
关键词:蛋鸭;热应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
-
云南会泽地区草莓多年一栽制生产模式下产量下降原因探究
作者:李双桃;孙瑞;万红;隗永青;吴瑞双;董静;常琳琳;魏灵芝;陶磅;熊融;钟传飞;高用顺;张宏力;张运涛;王桂霞;孙健
关键词:草莓;多年一栽模式;产量下降;土壤退化
-
耐热选育对新城疫LaSota疫苗株热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赵庆庆;曾哲;肖倩妮;李丽;冯贺龙;姚伦;罗青平;温国元;商雨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LaSota疫苗株;耐热选育;鸡胚传代;热稳定性
-
振荡辅助水浸提法提取茶皂素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研究
作者:唐雅园;李丽;吴雪辉;陈品杰;杨正强;杨通鑫;何雪梅;孙健
关键词:茶皂素;水提醇沉;抗氧化能力;抑菌能力
-
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配方优化及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段亮亮;郑思晴;赵柏雅;王宇清;贾弘泽;商晋;徐守竹;叶冬青;李昌宝;饶川艳
关键词:脱脂大豆粉;曲奇饼干;配方优化;小鼠;脂代谢
-
基于改进YOLO v5的复杂环境下桑树枝干识别定位方法
作者:李丽;卢世博;任浩;徐刚;周永忠
关键词:桑叶采摘;枝干识别定位;YOLO v5;目标检测;注意力机制;坐标转换
-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作者:康泽培;孙健;张小雨;赵大伟;陈基权;杨泽茂;谢冬微;唐蜻;许英;邓灿辉;程超华;粟建光;戴志刚
关键词:黄秋葵;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