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小麦农艺性状进化及对产量性状调控机理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丽英
作者: 张丽英;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淮地区;小麦;农艺性状;进化;气候变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05 期
页码: 1013-10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育种必须重新定位。文章对黄淮地区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化以及对单株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分析,为未来小麦适应气候变化和高产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个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进化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进化趋势分析。并对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麦进化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通过对农艺性状的进化趋势分析和多重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果:①黄淮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抽穗期、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等有减少的趋势,但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收获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②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生育期和单株穗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生育期是决定单株粒重的3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单株粒重96%的变异。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对小麦单株粒重有大的正效应调控作用,生育期对小麦单株粒重有较大的负效应调控作用。④通径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穗粒数>穗长>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生育期。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873%,表明3个主成分已覆盖所有性状的主要信息。⑥根据综合值的聚类分析和对不同年代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特征比较,将30个小麦进化材料分为了早熟矮秆低产型、晚熟高秆低产型、晚熟高秆中产型、早熟高秆中产型和早熟矮秆高产型五大类小麦资源。【结论】通过对30个小麦进化材料农艺性状的多重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小麦进化材料的相关信息。小麦由二倍体到六倍体进化过程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穗粒数对小麦单株粒重有明显正效应,而生育期对其有显著负效应。这是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工选育高产品种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进化过程中叶片气孔和光合特征演变趋势. 李茂松,王春艳,宋吉青,迟永刚,王秀芬,武永锋. 2008
[2]小麦及其近亲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张学勇,李大勇. 2000
[3]小麦反转录转座子家族鉴定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唐益苗,马有志,李连城,辛志勇. 2005
[4]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2015
[5]黄淮地区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卢百关,杜永,李筠,王宝祥,周振玲,孙中伟,杨波,秦德荣,徐大勇. 2015
[6]麦园蜘蛛(Penthaleussp.)及麦长腿蜘蛛(Petrobialatens(Müller))的生物学研究. 魏鸿钧,田毓起. 1963
[7]黄淮地区时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生轩,冷广峡. 2001
[8]黄淮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调查. 练云,王金社,李海朝,魏荷,李金英,武永康,雷晨芳,张辉,王树峰,郭建秋,李月霞,李志辉,靳巧玲,徐淑霞,张志民,杨彩云,于会勇,耿臻,舒文涛,卢为国. 2016
[9]浙春3号及其亲本和后代品系抗花叶病毒病基因型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徐芸,袁凤杰,徐惠超,关荣霞,朱文英,刘章雄,常汝镇,曲延英,邱丽娟. 2005
[10]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抗晚霜冻害能力. 王春艳,李茂松,胡新,王道龙,吉田久. 2006
[11]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卢为国,盖钧镒,李卫东. 2006
[12]气候变化与和田附近地区粮食生产的研究. 李丽,叶凯,马雪芹. 2000
[13]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张德奇,程芳芳. 2011
[14]黄淮海北片模拟增加和降低温度对麦田地温、水分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靖华,马爱平,亢秀丽,王裕智,崔欢虎,张建诚. 2020
[15]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16]基于碳足迹角度的中国小麦生产可持续性评价. 王钰乔,赵鑫,王兴,刘胜利,刘洋,张海林. 2018
[17]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品种调整趋势分析. 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陈金华,李玮,张向前,赵竹,肖扬书. 2014
[18]气候变化下我国小麦产量变化区域模拟研究. 熊伟,居辉,许吟隆,林而达. 2006
[19]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居辉,熊伟,许吟隆,林而达. 2005
[20]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户技术选择——基于安徽省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 姚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作者:张丽英;熊敏;张雅青
关键词:蔬菜产业;创新;种业;发展
-
褪黑素对冷藏后芒果果实冷害和后熟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作者:徐萍;黄婷;刘士琦;胡美姣;高兆银;刘家粮;张正科
关键词:芒果;褪黑素;冷害;货架期;细胞壁代谢;乙烯生物合成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饲料中9种生物胺
作者:田颖;张丽英;陈义强;杨文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动物源性饲料;生物胺;同时测定
-
浙江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均衡增长的对策研究——基于县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作者:孙永朋;徐萍;毛文琳;王美青;王宇晗
关键词:农民收入;收入结构;均衡增长;县域经济
-
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
作者:徐萍;杨宪杰;冯佐龙;孙彦玲;杨震;张西群;邓学斌;史家益;张正斌
关键词: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
-
打造新时代浙江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版的战略思考
作者:孙永朋;王美青;徐萍;卫新;毛文琳
关键词:浙江;农业;全产业链;战略
-
中国荷斯坦奶牛CCR5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陈伶慧;张文婷;申祥;张伟;郭利亚;张子敬;徐萍;白跃宇;张晓建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CCR5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