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缢管蚜侵染量及危害历期对小麦旗叶SPAD及千粒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会廷

作者: 李俊;汤永禄;杨武云;吴春;李朝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小麦;旗叶SPAD;千粒重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3 年 18 期

页码: 115-116

摘要: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的第一大害虫。在小麦抽穗期采用大田罩网接蚜方式,研究了禾谷缢管蚜不同侵染量和危害历期对旗叶SPAD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头/茎的初始蚜量,从抽穗期侵染至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较对照处理增加41.2%,千粒重降低15.8%,随着初始蚜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和千粒重降幅增大。在起始蚜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蚜虫对旗叶危害增加,千粒重降幅增大,连续侵染14 d时,千粒重降幅12.3%,侵染28~56 d,千粒重降幅21.8%~48.0%。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考虑蚜虫繁殖速度,以确定蚜虫最佳防治时间。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张登峰,尹姣,武予清,段云,蒋月丽,曹雅忠. 2011

[2]小麦幼苗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及其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 许兰杰,余永亮,程星,李伟,杨红旗,梁慧珍. 2015

[3]四川小麦主栽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 李俊,吴春,向运佳,李朝苏,杨武云,汤永禄. 2014

[4]植物篱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 林超文,刘章勇,李传仁,陈一兵,马涛,王启锋,刘志龙,蔡青年. 2011

[5]小麦骨干亲本及衍生后代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 李俊,汤永禄,吴春,向运佳,李朝苏,杨武云. 2016

[6]不同小麦品种(系)叶片表面蜡质对两种麦蚜取食的影响. 陈巨莲,程登发. 2007

[7]小麦灌浆期抗禾谷缢管蚜的生化机制. 李素娟,武予清,刘爱芝,李世功,韩世平. 2001

[8]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 刘璇,王瑞丽,周伟,方保停,郑宏远,张艳林,詹克慧. 2013

[9]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10]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单福华,田立平,马巧云,王汉霞,高新欢,任立平,张风廷. 2018

[11]“川麦107”慢条锈性研究. 朱华忠,沈丽,唐婧,彭云良,李跃建. 2005

[12]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 廖祥政,王瑾,周荣华,任正隆,贾继增. 2008

[13]后期喷肥对强筋小麦临汾13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武如心. 2005

[14]花后冠层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几个关联SSR位点的效应分析. 张冬玲,张洪娜,郝晨阳,王兰芬,李甜,张学勇. 2015

[15]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小麦千粒重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汤永禄,李朝苏,陈芋文,陆见光,向林泓. 2014

[16]小麦转录因子TaMYB5-3B与株高和千粒重相关. 朱治,李龙,李超男,毛新国,郝晨阳,朱婷,王景一,常建忠,景蕊莲. 2023

[17]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 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2008

[18]杂交纸袋对小麦杂交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 孙正娟,刘建军,曹新有,李豪圣,刘爱峰,程敦公,王灿国,宫文萍,韩冉,刘成. 2018

[19]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粒重QTL定位及其元分析. 倪胜利,何瑞,刘媛,张沛沛,李兴茂,杨德龙. 2021

[20]小麦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宋羽,赵振峰,朱家辉,王永刚,刘志勇.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