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创新网络及其空间结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辛晓睿
作者: 辛晓睿;刘刚;曾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创新网络;农业;上海
期刊名称: 世界地理研究
ISSN: 1004-9479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10-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本文以1988年~2015年上海农业技术领域合著论文和共同申请专利的信息为原始数据,分别表征科学知识网络与技术知识网络。运用复杂网络与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城市、区域和国家等3个层面,从网络整体结构、关键节点的比较及其空间结构等方面刻画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农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地理邻近的重要性尚未减弱;科学网络中研究机构的中心性明显均高于企业,科研院所占据创新网络的核心位置;技术网络的结构较为松散并呈链状结构,处于发展初期。研究结论为创新网络时空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农业创新系统良性运转和创新节点的培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分类号: F323.3
- 相关文献
[1]上海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初探. 曹红亮,高峰,李林峰. 2013
[2]农业发展中技术和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晨,顾晓君,俞美莲,高健. 2016
[3]浅谈加大上海农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力度. 干劲天. 2001
[4]浅析提升上海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对策. 俞美莲,罗强,张莉侠,刘刚,俞菊生. 2010
[5]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分析——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 吕国庆,曾刚,马双,刘刚. 2014
[6]上海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关联性研究. 刘刚,马立政. 2018
[7]都市型农业创新网络结构与演进机理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刘刚,曾刚. 2017
[8]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马双,曾刚,吕国庆. 2016
[9]基于创新“二分法”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研究. 林兰,曾刚,吕国庆. 2017
[10]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储霞玲,黄修杰. 2017
[11]关于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全立勇,俞美莲. 2015
[12]从上海市凤眼莲的生活史特征与繁殖策略探讨其控制对策. 金樑,王晓娟,高雷,李博. 2005
[13]上海农业与日本及台湾省农业的比较研究. 高平,李军. 1997
[14]上海地区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体系的初步构建. 陈海荣,吕波,顾晓君,罗利军,李荧,王加红,刘丽娟,堵苑苑,梁小花,陈榕华,韦祝山,刘平. 2009
[15]上海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路探索. 石达祺,罗强,刘刚. 2010
[16]上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汤倩倩,孙占刚,俞美莲,沈新芬,孙育红,章超. 2019
[17]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构建初探. 马佳,张晨,马莹,顾晓君. 2011
[18]上海市城镇绿化植物规划. 张德顺,李秀芬,钱又宇,王铖,有祥亮. 2009
[19]节水抗旱稻在上海的发展. 杜兴彬,赵洪阳,张剑锋,李刚,余新桥,陈晨. 2018
[20]上海市凤眼莲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控制对策. 金,王晓娟,高雷,董慧琴,李博.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青稞麸皮花青素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古春梅;余鳗游;夏陈;刘廷辉;刘刚;邓俊琳
关键词:黑青稞麸皮;花青素;结构鉴定;生物活性
-
不同AMF菌肥对桑树“嘉陵30”生长和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余泽岑;晏梅静;补春兰;沈谦;刘刚;董廷发;胥晓
关键词:桑树;嘉陵30;叶品质;丛枝菌根真菌;氨基酸;生物碱
-
辽东山区林下参栽培技术
作者:高旭;高英旭;陈罡;刘刚
关键词:林下参;栽培管理;辽东山区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9个品种蓝莓品质评价
作者:梁钰梅;李可;林籽汐;李晓梅;周劲松;廖茂雯;林昊然;朱永清;李华佳;刘刚
关键词:蓝莓;加工适宜性评价;抗氧化性;主成分分析
-
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刘刚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燃料化
-
气候变化情景下桑螟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
作者:杨淞杰;刘刚;封传红;尹勇;万宣伍;张雪艳;李庆
关键词:气候变化;桑螟;MaxEnt;中国适生区分布
-
水稻耐热新种质R203的创制与应用
作者:刘刚;夏快飞;吴艳;张明永;张再君;杨金松;邱东峰
关键词:水稻;耐热;种质创新;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