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措施对甘草胭脂蚧的防治效果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治科

作者: 张治科;刘军和;杨彩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草胭脂蚧;化学防治;农业防治;防效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19-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甘草胭脂蚧[Prophyrophora sophrae(Arch.)]不同发育阶段分别采取药剂施撒法、灌根法以及旋耕机旋耕土壤破坏卵囊越冬等措施分期进行防治。甘草胭脂蚧珠体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以25%噻虫嗪WG 83.3 mg/L浓度下防效最高,为73.66%;其次为浓度500 mg/L的40%毒死蜱EC和浓度为62.5 mg/L的25%噻虫嗪WG,每株灌根800mL的防效分别为69.86%和65.75%,对甘草胭脂蚧珠体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甘草胭脂蚧成虫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以40%辛硫磷EC和40%毒死蜱EC防效较高,药后21 d,其防效分别为67.37%和64.53%,辛硫磷GR和毒死蜱GR相对较低。4月中旬和5月中旬分别调查发现,旋耕土壤处理区甘草胭脂蚧若虫(3.1头/株)和甘草胭脂蚧珠体(1.9头/株)显著少于对照区甘草胭脂蚧若虫(5.9头/株)和甘草胭脂蚧珠体(6.1头/株)。可见,旋耕土壤对甘草胭脂蚧有一定的防效。

分类号: S435.677

  • 相关文献

[1]温棚西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潘廷由,刘承勇. 2012

[2]拉萨市青稞田草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乔海龙,马裴裴,次仁琼达,杜梦娇,高磊. 2018

[3]葡萄病虫害的合理防治思考. 胡增丽. 2020

[4]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陈忠宪,姚环宇,张学明,郑亚杰,陈玉波. 2018

[5]大豆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刘佳,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张彦威,戴海英. 2018

[6]玉米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邹成佳,李晓,崔丽娜. 2015

[7]大豆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初探. 朱莉昵. 2011

[8]作物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刘晓漫,郭美霞,王秋霞,李园,欧阳灿彬,颜冬冬. 2017

[9]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李晓军. 2008

[10]黄花菜V脊菱蜡蝉的综合控防技术. 周社文,李彦宁,周树和. 2006

[11]苹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郭兴科,孟继森,廖方舟,王继华,吕艳杰,贾爱军. 2023

[12]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吴圣勇,张起恺,张烨,刁红亮,张治科,唐良德,张田园,张晓明,雷仲仁. 2023

[13]马铃薯新害虫窄缘施夜蛾(Schrankia costaestrigalis)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廖莉莉,陈景成,杨声澉,宾丽慧,古彪,陈思名,覃天鑫. 2024

[14]柑橘全爪螨防控研究进展. 陈慧萍,丛林,李凤敏,曹立冬,黄啟良. 2021

[15]四川直播稻田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王剑,卢代华,陈诚,周小刚,罗曦,龚学书,张鸿. 2017

[16]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防控技术研究. 刘伟明,黄立飞,何贤彪,刘也楠. 2017

[17]河北省一季作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控. 刘玉华,王文桥. 2010

[18]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钱素菊,朱红明,周萍,崔玲,王海洋,姜鹏,程芳梅,施洋,高进,王倩倩,王为. 2024

[19]芒果炭疽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王燕平,刘旭,陈松,刘虹伶,张翠翠. 2024

[20]棉铃套袋与化学防虫比较研究. 李付广,张海棠,张西岭.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