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Soja亚属内种子大小的遗传差异及半野生类型分类归属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洋

作者: 刘洋;李向华;肖鑫辉;王克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进化;半野生大豆;Soja亚属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0 年 8 卷 02 期

页码: 31-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Soja亚属包括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三种类型,其中半野生型变异丰富,与野生和栽培大豆形态重叠。然而半野生大豆是属于野生种内还是栽培种的变异类型还存在争议。本研究使用421份包括两组野生大豆百粒重类型、三组半野生大豆百粒重类型和小粒秣食豆类型大豆地方品种对Soja亚属内进行了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评价和对半野生大豆的分类地位归属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粒组野生大豆(2.5g以下)和大粒组(2.5~3.0g)有明显的分化。大粒野生大豆和小粒半野生大豆(3.01~5.0g)遗传关系密切,百粒重5.01~10.0g和超过10.0g的半野生大豆组遗传关系密切。大粒野生大豆在遗传上与半野生大豆类型密切。从小粒野生大豆到大粒半野生大豆各类型的遗传分化与它们的百粒重大小有密切关联,即使与小粒秣食豆的百粒重相重叠甚至超过小粒秣食豆的半野生大豆都与小粒栽培大豆有显著的遗传差异。我们所获得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半野生大豆属于野生种内的变异而非栽培种内变异。百粒重大小可以当作评价野生大豆物种内的遗传分化或进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有其遗传上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soja)遗传资源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和结构. 王克晶,李向华. 2012

[2]中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遗传资源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和结构. 王克晶,李向华. 2012

[3]半野生大豆种质资源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海林,王克晶,杨凯. 2002

[4]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何真,韵晓东,武凯,姬虎太,常建忠,乔麟轶,郑军. 2015

[5]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程起群,温俊娥,王云龙,韩金娣,卢大儒. 2006

[6]马鹿的起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房瑞新,田雪琪,邹晨,董依萌,刘欣,邢秀梅. 2021

[7]福建省家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野鸭的亲缘关系. 李慧芳,徐文娟,朱文奇,薛素美,陈宽维. 2008

[8]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张传福,景蕊莲,张改生,高宁. 2004

[9]基因组学进展及其在热带作物领域中的应用. 周新成,夏志强,陈新,邹枚伶,卢诚,王海燕,王文泉. 2020

[10]基因组学方法在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黎裕,王天宇,石云素,宋燕春. 2003

[11]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核盘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广振,韩粉霞,孙君明,于绍轩,张金巍,闫淑荣,杨华. 2014

[12]内蒙古野生华北驼绒藜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王普昶,赵丽丽,易津,张锦华. 2011

[13]瓦氏雅罗鱼群体基于CO Ⅰ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窦新杰,常玉梅,唐然,孙效文,陶然,王楠,梁利群,张丽霞. 2014

[14]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英文). 韩海斌,周晓榕,高书晶,庞保平. 2017

[15]新疆6个地方双峰驼遗传多样性分析. 田月珍,努尔比亚·吾布力,王力俭,吴伟伟,徐新明,张艳花,阿扎提,田可川. 2012

[16]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和红罗非鱼O.sp.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李莉好,喻达辉,黄桂菊,杜博,符云,童馨,郭奕惠,叶卫. 2012

[17]中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的多元分析. 刘向萍,常国斌,陈国宏,赵文明,徐琪,王克华,陈蓉,秦玉蓉,胡国顺,施雪奎. 2008

[18]不同野生群体与家系养殖翘嘴鳜遗传多样性分析. 成为为,夏儒龙,王青云,曾可为,宋文,危起伟,邓国乔,程颖红. 2020

[19]甘肃天水地区小麦条锈菌自然群体DNA指纹分析. 陈受宜,康振生,王阳,吴立人,李振岐. 2005

[20]利用AFLP标记分析云南红花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胡尊红,王沛琦,杨谨,胡学礼,刘旭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