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雅婷

作者: 徐雅婷;景建元;李虹颖;程启鹏;张朝春;柴如山;罗来超;熊启中;叶新新;郜红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型磷肥;磷素转化;黄瓜;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603-61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遴选适合黄瓜的最优新型磷肥品种,为土壤-黄瓜-新型磷肥匹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不同新型磷肥进行田间栽培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以黄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不施磷肥(CK)、普通磷酸二铵(DAP)、控失活化磷酸二铵(LC-DAP)和聚磷酸铵(APP)。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品质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基于室内培养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解析新型磷肥对磷有效性的化学增效机制。结果显示:与DAP处理相比,APP处理中黄瓜产量增加18.5%,黄瓜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33.5%和16.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3.7%。相比DAP处理,LC-DAP与APP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黄瓜植株磷素累积量(P<0.05),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4.7%和10.9%,磷肥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3.6%和13.4%;磷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0.4%和172.9%;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3%和18.5%,除磷肥吸收利用率外,LC-DAP与APP处理差异不大,APP处理磷肥吸收利用率增幅最大。通过XRD、FT-IR、和XPS等技术得出APP处理残留物的H2PO4-形态磷酸盐含量占比最高,为36.54%,比DAP处理高出15.0%,这表明施用APP可减少难溶性磷酸盐产生。结果表明,与普通磷酸二铵相比,控失活化磷酸二铵和聚磷酸铵均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及磷肥利用率,并可改善品质,其中以聚磷酸铵效果最佳。聚磷酸铵可更有效地减少磷肥固定,提高土壤可溶性正磷酸盐含量,从而保障磷肥持续供应。

分类号: S642.2

  • 相关文献

[1]三种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研究. 蔡莉莉,严少华,孙连飞,和文龙. 2008

[2]植物源药肥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吴传万,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文廷刚,王伟中. 2014

[3]营养液不同硝铵比对雾培黄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沈宝宇,刘广晶,赵晓丹,杜哲. 2011

[4]生物有机肥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顾大路,梁晓辉,吴洪生,王伟中. 2012

[5]不同蚯蚓粪施用量对连作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冯腾腾,黄怀成,陈飞,樊继德,魏猛. 2018

[6]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顾大路,王伟中,孙爱侠,杨文飞,杜小凤,吴传万,彭杰. 2016

[7]施肥量对基质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寿伟松,雷娟利,董文其,朱祝军,徐志豪,林百合. 2007

[8]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郝婷. 2014

[9]营养液浓度对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加倩,吴震,卜崇兴,蒋芳玲,尤秀娜. 2010

[10]春大棚黄瓜新组合田间预备比较试验. 李平,孔维良,李波,王惠哲. 2008

[11]丛枝菌根真菌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任志雨,贺超兴,李树和,张志斌. 2008

[12]供水吸力对温室盆栽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郭文善,张伟娟,张敏,陈菲. 2010

[13]滴灌减量施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传哲,马洪波,杨苏,许仙菊,张永春. 2019

[14]不同配比菇渣基质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颖,牟森,张金梅,白雪,王虹. 2019

[15]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型)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张洋,张荣. 2019

[16]不同伴生栽培对黄瓜植物学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晓梅,李江. 2019

[17]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郑丽静,韦强,王铁臣,叶孟亮,满杰,张松阳. 2017

[18]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温室盆栽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李邵,薛绪掌,齐飞,周长吉,郭文善. 2011

[19]套袋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侯田莹,王福东,郑淑芳. 2011

[20]黄腐酸液体配方肥对大棚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闫嘉欣,常青,杨治平,黄高鉴,张强,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