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稻虾种养模式下水稻中微量元素吸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开国
作者: 钱开国;罗加伟;占丰瑞;刘少君;李虹颖;熊启中;张卫峰;柴如山;张朝春;叶新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虾共作;中微量元素;龙虾品种;养殖密度;稻米品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855-8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稻虾种养模式下水稻中微量元素吸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开展不同龙虾品种和密度的田间试验,设计水稻单作(rice monoculture,R)、水稻克氏原螯虾低密度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Procambarus Clarkii in low density,RCL)、水稻克氏原螯虾高密度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Procambarus Clarkii in high density,RCH)和水稻澳龙共作(rice co-cropping with Cherax quadricarinatus,RA)4个处理,分析了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稻米品质、中微量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其中Fe、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与R处理相比,RCH、RCL和RA处理稻米的Fe含量分别增加52.0%、23.4%和21.4%,Ca含量分别增加45.7%、32.1%和22.8%,Mg含量分别增加45.0%、28.6%和23.3%。稻米中微量元素提升,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稻米品质中的蛋白质与Fe、Ca和Mg呈显著(P<0.05)正相关,胶稠度与Fe、Ca和Mg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粒率均与Ca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稻米品质变优,其中RCH处理稻米品质改善效果最好。与R处理相比较,RCH、RCL和RA处理的纯收益分别增加了506%、314%和429%。总体而言,稻虾共作模式能够提高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选择中,龙虾品种和养殖密度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稻虾共作模式下龙虾品种和养殖密度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罗加伟,钱开国,徐博,李虹颖,刘少君,熊启中,李硕,孙瑞波,张朝春,叶新新. 2023
[2]稻虾生态种养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董明辉,顾俊荣,李锦斌,王冬明,宋云生,陈培峰. 2021
[3]新型肥料在稻虾共作区直播水稻应用效果初探.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李金华,徐祥玉,徐大兵,贾平安. 2019
[4]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水稻品种的种植表现. 王显,杨大柳,胡中泽,钱巍,杨智景,冯亚明,吴爱国,郭保卫. 2019
[5]湖北省稻虾共作典型区域水稻施肥现状评价. 彭成林,袁家富,马朝红,杨小红,佀国涵,李金华,刘威,谢媛园. 2021
[6]苏北地区稻虾共作模式粳稻适栽品种(系)的筛选. 王夏雯,王飞飞,金倩,陈卫军,陈春,于成功. 2021
[7]湖北省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程建平,汪本福,章桃娟,李阳,张枝盛,杨晓龙,彭成林,杨小红. 2020
[8]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钾素平衡状况及合理施钾量研究. 彭成林,袁家富,佀国涵,刘威,赵书军,苏章峰,李金华,谢媛圆,马朝红. 2021
[9]基于水体季相差异的稻虾共作提取方法研究. 魏妍冰,陆苗,吴文斌. 2019
[10]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彭成林,赵书军,佀国涵,朱秀秀,牛鑫泽,袁家富,徐大兵,刘威,周剑雄. 2024
[11]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比较. 潘欣睿,王显,胡中泽,衣政伟,杨大柳. 2024
[12]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2024
[13]稻虾共作与常规种植模式下的粳稻产量比较试验. 杨大柳,王显,胡中泽,衣政伟,王瑞,徐晔. 2024
[14]稻虾共作磷素平衡特征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刘少君,李文博,熊启中,李虹颖,李军利,刘荣,郜红建,叶新新. 2021
[15]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性状和稻虾生长的影响. 王子臣,陈震,管永祥,张岳芳,刘红江,朱普平,郑建初,马艳. 2023
[16]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刘全科,周普国,朱文达,杨峻,喻永冰,刘美刚,贾平安,夏良付,许凌风,李林. 2017
[17]稻虾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组织及其养殖环境菌群多样性. 王飞飞,王夏雯,金倩,张智慧,王信海. 2021
[18]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 徐大兵,贾平安,彭成林,佀国涵,徐祥玉,袁家富,蒋代铭. 2015
[19]中微量元素对优质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闫晓艳,邱强,张伟,张明浩,石一鸣,徐洪庆,张明红. 2010
[20]辽西乡镇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李广,王振营,刘作新,武玉峰,司鹏飞,刘永光,李淑芬.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新型磷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徐雅婷;景建元;李虹颖;程启鹏;张朝春;柴如山;罗来超;熊启中;叶新新;郜红建
关键词:新型磷肥;磷素转化;黄瓜;产量;品质
-
不同分子量碳源对砂姜黑土磷素有效性和玉米磷吸收的影响
作者:阳琴;徐博;占丰瑞;赵华;李虹颖;熊启中;孙瑞波;李硕;张朝春;叶新新
关键词:碳源;分子量;磷有效性;磷形态;砂姜黑土;玉米;磷吸收量
-
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我国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的整合分析
作者:肖大康;胡仁;韩天富;张卫峰;侯俊;任科宇
关键词:氮肥管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整合分析
-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十五年进展与展望
作者:徐洋;杜森;钟永红;薛彦东;潘晓丽;傅国海;周璇;胡江鹏;李贝;闫湘;沈德龙;张卫峰;张福锁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进展;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绿色发展
-
稻虾共作模式下龙虾品种和养殖密度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作者:罗加伟;钱开国;徐博;李虹颖;刘少君;熊启中;李硕;孙瑞波;张朝春;叶新新
关键词:稻虾共作;温室气体;综合增温潜势;养殖密度
-
中国稻渔种养系统水稻产量差及影响因素的整合分析
作者:张丁月;张卫峰;曹玉贤;朱建强;郜红建;叶新新;侯俊
关键词:稻渔种养;产量差;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生育期;饲料养分残留
-
配施不同腐秆剂对还稻田麦秸腐解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薇;吴凉萍;宋路遥;柴如山;刘梦丽;陆银萍;曹小闯;邬刚;马超
关键词:秸秆还田;腐秆剂;秸秆腐解;水稻生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