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HepG2细胞微核与RAPD方法评价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的遗传毒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可煜

作者: 张可煜;王米;费陈忠;薛飞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喹烯酮;代谢物;微核;遗传毒性

期刊名称: 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与饲料毒理学学术讨论会暨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喹烯酮作为我国广泛使用的喹噁啉药物之一其安全性问题已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和评价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脱二氧喹烯酮和喹噁啉-2-羧酸可能存在的遗传毒性及对喹烯酮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阻滞微核和RAPD方法评价喹烯酮及其代谢物脱二氧喹烯酮、喹噁啉-2-羧酸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细胞阻滞微核实验中喹烯酮和脱二氧喹烯酮和喹噁啉-2-羧酸设2.5、5、15、30.μmol/L4个剂量组及1μg/ml丝裂霉素C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为0.5%DMSO培养基,药物接触24h后在含3μg/ml细胞松弛素B的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收获细胞,用冷的高渗KCl处理后加入固定液(甲醇...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胡庚东,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吴进才. 2005

[2]喹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物研究. 李剑勇,周绪正,张继瑜,李金善,苗小楼,鲁润华. 2005

[3]烟草和酒精联合应用对遗传物质损伤的研究. 贲亚利,朱达利,董长垣,周风生,游艾青,刘军. 2004

[4]新型烟叶烘烤剂的安全性研究. 陈刚,高继雄. 2002

[5]航天搭载对辣椒SP1代的诱变效应. 郭长虹,于瑛,王德慧,马军,郭亚华,耿月伟. 2010

[6]空间环境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效应. 张月学,刘杰淋,韩微波,唐凤兰,蒿若超,尚晨,杜优颖,李佶凯,王长山. 2009

[7]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和总核异常的影响. 孟顺龙,胡庚东,瞿建宏,吴伟,陈家长. 2008

[8]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DNA的病毒学评价. 王苏华,何家禄,端礼荣,季平,李卫党,肖庆利,陆荣柱. 1999

[9]应用微核测定豌豆诱变效应. 谈慕真,周娴,顾文祥,吴锷南. 1991

[10]铬对鲤脂质过氧化影响及其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 耿龙武,蔺玉华,刘永,王海涛,于剑. 2005

[11]辣椒根尖细胞微核制片方法的探讨. 王德慧,郭长虹,郭亚华,耿月伟. 2010

[12]~(60)Co-γ射线诱发谷稗和御谷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 韩贵清,韩微波,张月学,蒿若超,唐凤兰,刘杰淋,袁冬梅. 2009

[13]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董扬. 2014

[14]低浓度溴氰菊酯连续暴露对罗非鱼DNA的影响. 冷春梅,胡庚东,瞿建宏,孟顺龙,陈家长. 2006

[15]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遗爱湖水质遗传毒性的研究. 华元刚,林钊沐,罗微. 2005

[16]低质量浓度苯酚连续暴露对罗非鱼基因组DNA的影响. 胡庚东,陈家长,尤洋,瞿建宏,范立民,马晓燕,吴伟. 2007

[17]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代的诱变效应. 郭长虹,于瑛,王德慧,马军,郭亚华,耿月伟. 2010

[18]喹乙醇对鲤耗氧率、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叶继丹,韩友文,杨雨辉,刘红柏,卢彤岩,赵吉伟. 2003

[19]铬对鲤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 耿龙武,蔺玉华,王海涛,刘永. 2003

[20]铬对鲤脂质过氧化影响及其对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 耿龙武,蔺玉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