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枯萎病对植株维管束危害及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敏
作者: 闫敏;庞金梅;焦晓燕;郭珺;武爱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枯萎病;丙二醛;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维管束褐变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3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615-6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在早期诊断和确定番茄枯萎病的发生,本文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幼苗剪根接种不同浓度枯萎病菌后染病植株维管束受害程度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设4个病原菌梯度处理,B1(104cfu.mL 1)、B2(106cfu.mL 1)、B3(107cfu.mL 1)、B4(108cfu.mL 1),以不接病原菌为对照;分别在接种病原菌后4 d、8 d、12 d、16 d、20 d测定维管束褐变情况和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接种病原菌16 d植株维管束出现褐变,其受害程度随病原菌接种浓度提高而增大;维管束中病原菌只在B4处理中有检出。番茄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接种时间呈先降后升趋势,12 d开始逐渐上升,20 d达到最高,各接菌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B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缓慢下降,12 d后回升,B4则急剧上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接菌16 d时达到高峰;随接菌浓度的提高,MDA含量、POD和PPO活性均有所增加,尤以接菌浓度为108cfu.mL 1时3种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是未接菌植株的13.1倍、12.9倍和1.9倍;而培养时间对番茄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对照菌株CAT活性显著高于各接菌处理,说明CAT活性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没有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番茄茎的维管束褐变现象,认为番茄叶片中MDA含量、POD和PPO活性可作为早期判断番茄是否感染枯萎病的重要指标。
分类号: S436.412.1
- 相关文献
[1]“葫芦克星”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郑雪芳,刘建,张秋芳,陈璐,马丽娜,杜文琴. 2007
[2]丰水梨低温贮藏期间的酶促褐变机理. 李鹏霞,胡花丽,王毓宁,蔺经,常有宏. 2010
[3]套袋黄冠梨黑点病与钙素营养和果实衰老的关系. 王文辉,李振茹,王志华,佟伟,亓丽萍. 2005
[4]水杨酸对黄瓜几种酶活性及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0
[5]不同药剂防治桃树流胶病桃叶氧化酶活性与防效之相关分析. 郑雪芳,林抗美,黄素芳,肖荣凤,刘波. 2006
[6]青枯雷尔氏菌胁迫对烟草植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张彦,蓝江林,苏明星,林抗美. 2011
[7]冬春不同栽培环境下‘宁海白’枇杷幼果酚类物质含量与代谢的变化. 冯健君,陈俊伟,徐红霞,谢鸣,吴延军,张慧琴. 2010
[8]乙烯利对聚乙二醇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李杨瑞,杨丽涛,丘佩玲,韦雪雪,黄颖琴. 2009
[9]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李梅,田世龙,颉敏华,李守强,张欣,程建新,葛霞. 2012
[10]辐照对茶叶中茶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朱佳廷,刘春泉,赵永富,余刚,严登秀,季萍,金颂. 2005
[11]板栗果实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陶月良,邱君正,林华,章苏凤,叶茂宗,黄品湖,郭秀珠. 2001
[12]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孙立全,霍治军,常彩涛,张成合,李明,刘文明. 2003
[13]超高压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钝化研究. 姜莉,林长彬,张明兰,张洪福,徐怀德. 2013
[14]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李淑菊,马德华,庞金安,霍振荣. 2003
[15]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康娟,庄尹宏,林碧英,温庆放,温文旭,朱海生. 2017
[16]葡萄生单轴霉菌对葡萄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杜蕙,王春明,郭建国,漆永红,蒋晶晶. 2019
[17]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英文).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黄俊斌. 2010
[18]小麦对白粉菌过敏性反应与H_2O_2及3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李映霞,余冬冬,喻大召,杨立军,郭佳佳. 2010
[19]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靳晓芸,邓光辉,丘立杭,邹成林,李杨瑞. 2011
[20]三个黔育茶树品种的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王雨鑫,杨慧,刘建军,杨春,陈正武,马友力,邓燕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作者:郭珺;陈小玉;史秀兰;罗明坤;林凯;董在杰
关键词:锦鲤;福瑞鲤2号;生长;形态
-
PAC配施氮肥对高粱花后叶片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作者:张薇;闫鹏;王琦;许艳丽;李桂英;陈迪苏;焦晓燕;卢霖;董志强
关键词:聚天门冬氨酸和脱乙酰甲壳素复配剂;全基施;高粱;抗氧化特性;产量
-
不同包装对运输后'京沧1号'枣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丽莉;杜振涛;尹云双;闫敏;郝庆
关键词:枣;包装材料;运输;果实品质
-
聚糠萘合剂对东北地区高粱不同密度群体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薇;王琦;闫鹏;许艳丽;严洪冬;李桂英;陈迪苏;焦晓燕;卢霖;董志强
关键词:聚糠萘合剂;高粱;种植密度;叶片衰老;抗氧化酶
-
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mt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李潇轩;郑端端;罗明坤;杨志强;郭珺;王兰梅;董在杰
关键词:鲤;体色;线粒体DNA;D-loop;遗传变异
-
高粱的耐瘠性与养分高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福耀;平俊爱;焦晓燕
关键词:高粱;耐瘠性;氮利用效率;生物硝化抑制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