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紫色大白菜15NG28后代的鉴别及其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德双

作者: 张德双;赵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紫色资源15NG28;转录组测序;结构基因;育种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4-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拓宽新的紫色材料资源,选育出属于中国的紫色大白菜品种,以新型紫色材料15NG28及其杂交F1、回交一代BC1F1、自交后代等为材料,研究其植物学性状、叶片的花青苷分布、基因组倍性和染色体数、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差异表达基因等。结果表明,紫色材料15NG28与大白菜可以进行常规杂交,并获得F1种子,F1植株叶片颜色表现为紫色和绿色2类。在幼苗期和成株期,15NG28与紫色F1植株子叶和真叶的正反面、叶脉均表现为紫色,紫色F1叶柄正反面也表现为深紫色,但15NG28叶柄的正面为紫色,反面为绿色。同时,F1植株的基因组倍性和染色体数也不同,倍性表现为3n、4n和6n等,染色体数为24,28,36条等。其中16M-170-21叶片性状偏向于芥菜型,自交结实性好,自交后代植株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性状,而16M-170-22叶片性状偏向于白菜型,在其BC1F1中31株全部表现为白菜性状,紫色与绿色植株的分离比例为14∶17,且14株紫色植株的自交结实性状好。紫色与绿色植株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紫色植株的类黄酮、黄酮、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途径的12个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上调,其中2个结构基因无色花青素双加氧酶Bra013652(LDOX)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Bra027457(DFR)表达量在紫色植株中最高,该结论不同于在紫色白菜中已报道的R2R3-MYB转录因子c3563g1i2。因此,初步认为15NG28及其后代可能为新的紫色大白菜资源,15NG28可能来源于芥菜。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适用于转录组测序的大白菜小孢子总RNA提取方法筛选. 林燕,李菲,张淑江,张慧,章时藩,孙日飞,张振贤. 2014

[2]多倍体大白菜育种研究进展. 刘晓东,曹彩霞,牟金贵,王明秋,刘学岷,王玉海,陈凤敏. 2008

[3]大白菜育种专家-张焕家. 李忠德. 1995

[4]青麻叶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及新品种选育. 赵冰,闻凤英,王玉龙,宋连久,刘晓晖,张斌. 2005

[5]津绿55优质早熟大白菜新品种选育. 丘玉秀,张斌,宋连玖,王玉龙. 1996

[6]大白菜干烧心病的研究进展. 张鹤,赵熙,刘莉. 2009

[7]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创新. 钟新民. 2012

[8]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的思考. 赵大芹,陶莲. 2005

[9]2n配子的大白菜育种上的应用. 刘学岷,李贵夕,孙日飞,王玉海,王子欣. 1998

[10]四倍体大白菜的选育. 王子欣,齐秀菊,褚玉萍,刘志荣. 1992

[11]大白菜在西藏的市场需求与育种现状. 杨晓菊,陈锋,蒋兵涛,胡晓林. 2011

[12]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蒋武生,张晓伟,原玉香,姚秋菊,耿建峰,陈晓,徐明磊. 2009

[13]青海湖盐单胞菌Ectoine合成基因簇ectABC的重组共表达. 朱德锐,韩睿,沈国平,龙启福,李丹丹,刘建,刘德立. 2015

[14]蔬菜花青苷生物合成及转录调控的研究进展. 曹琳娇,李晓杰,焦棒棒,梁毅,马长生. 2019

[15]百合花青素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肖伟,张铭芳,张秀海,王倩,董然. 2018

[16]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调控因子研究. 吴雪霞,张爱冬,朱宗文,姚静,查丁石,李贤. 2018

[17]洋葱花青苷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曹琳娇,李晓杰,焦棒棒,袁升凯,赵李锋,马长生,梁毅. 2020

[18]PRRSV国内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结构基因的分析. 马平,石文达,刘永刚,蔡雪辉,王洪峰,王淑杰,李成君,张琪. 2008

[19]水禽细小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贺亦龙,邵周伍林,白小飞,赵健,侯振中. 2014

[20]PRRSV-PCV重组病毒遗传不稳定性研究. 郑海红,孙志,王金勇,朱兴全,袁世山.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