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华才
作者: 陈华才;许宁;陈雪芬;陈宗懋;虞富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茶橙瘿螨;形态抗性;生化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1996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137-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者分析了对茶橙瘿螨抗性和感性的两组无性系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形态特征、叶片组织结构和新梢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抗性品种的叶片下表面茸毛密度、新梢咖啡碱和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感性品种;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新梢还原糖含量则相反。叶片组织结构、新梢茶多酚和可溶蛋白的含量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在氨基酸的组份中,以茶树特有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差异最显著,其次是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采用反渗叶盘法测定了多种氨基酸、咖啡碱、葡萄糖对该螨生物学的影响,明确了咖啡碱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增加该螨活动时间、抑制其取食,从而影响其生长、繁殖的生理效应;葡萄糖有助于该螨的取食和繁殖。据此表明,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多茸毛、低气孔密度的形态学抗螨机制和新梢高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低还原糖含量的生化抗螨机制。
分类号: S435.71
- 相关文献
[1]我国抗虫棉花品种(系)的鉴定、选育、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程高祥,戴小枫,郭予元. 1996
[2]福建武夷山地区茶树种质的茶橙瘿螨抗性变异及高抗优质资源的发掘. 姚明哲,郭华伟,王新超,肖强,陈亮. 2008
[3]温度对茶橙瘿螨生产发育的影响. 楼云开,洪北边. 1995
[4]茶树品种抗茶橙瘿螨的形态与生长特征. 许宁,陈雪芬. 1996
[5]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防御酶活性变化. 张艺萍,杨秀梅,许凤,王丽花,苏艳,唐艺蓉,瞿素萍,吴学尉. 2020
[6]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郑翠明,常汝镇,邱丽娟. 2000
[7]棉花品种(系)抗虫性的鉴定、选育与应用. 郭予元. 1996
[8]川棉243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其在防治中的作用. 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江怀中. 2000
[9]形态抗虫棉对棉铃虫实验种群发育的影响研究. 曾华兰,赵志模,李琼芳,江怀仲. 2000
[10]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研究. 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8
[11]两种杀虫剂防治茶橙瘿螨药效试验初报. 洪海林,饶漾萍,丁坤明,饶辉福,姜华,王友平,刘明炎,毛迎新. 2012
[12]3种冬季封园处理对次年春茶期两种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 张辉,吴光远,李慧玲,李良德,王定峰,曾明森,王庆森. 2018
[13]24%螨危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效果.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李慧玲. 2012
[14]绿颖乳油防治有机茶园茶橙瘿螨的效果. 黄耀洲,王庆森. 2009
[15]相对湿度对茶橙瘿螨种群的影响. 陈华才,殷坤山. 2001
[16]胡瓜钝绥螨捕食茶橙瘿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及捕食作用初探. 季洁,张艳璇,王长方,游泳. 2001
[17]茶橙瘿螨种群生态的研究. 殷坤山,唐美君,熊兴平,陈华才. 2003
[18]240g/L帕力特悬浮剂防治茶橙瘿螨试验. 刘丰静,李慧玲,王定锋,张辉. 2014
[19]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20]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设施种植机械装备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程娟;李超;张玉浩;许宁;薛丽;何青海
关键词:设施种植机械;智能化;自动化
-
山东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
作者:郭娜;郭洪恩;杨茹莎;许宁;程娟
关键词:设施农业;“寿光模式”;提升对策
-
茶棍蓟马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
作者:张凤阁;蔡晓明;罗宗秀;边磊;李兆群;付楠霞;周利;陈宗懋;修春丽
关键词:茶棍蓟马;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综合治理
-
新能源智能农机装备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宋裕民;高琦;许宁;刘风平;邱绪云
关键词:新能源;智能农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
作者:张泉;杨化伟;王树城;许宁;薛丽;卢绪振;苗乃树
关键词: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现状分析;提升对策
-
卷积神经网络在农业病虫害识别中的应用
作者:张耀丽;许宁;宋裕民;孟庆山;侯旭;李虎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病虫害识别;深度学习;图像识别
-
丘陵山区马铃薯低损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
作者:许宁;孟庆山;李学强;彭强吉;张宁宁;李爱国;解臣硕
关键词:马铃薯收获机;丘陵山区;低损收获;减阻挖掘;薯土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