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64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矫丽曼

作者: 矫丽曼;纪纯阳;杨成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荷64杨;外植体;快繁

期刊名称: 辽宁林业科技

ISSN: 1001-1714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30-33

摘要: 以中荷64杨叶柄为外植体,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中荷64杨组织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2,4-D 0.5 mg·L~(-1)+蔗糖20 g·L~(-1)+琼脂5 g·L~(-1);不定芽分化与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1)+NAA 0.02 mg·L~(-1)+蔗糖30 g·L~(-1)+琼脂5 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蔗糖20 g·L~(-1)+琼脂5 g·L~(-1),将组培苗进行了移栽,成活率90%以上,为中荷64杨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分类号: S722.37

  • 相关文献

[1]青薯3号脱毒苗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快繁效应研究. 师理,张永成. 2006

[2]甜瓜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顾玉成,葛双桃,付志慧,王晴芳,杨波. 2003

[3]蝴蝶兰组培苗快繁高效安全技术. 束冰,张金云,谢光坤,杨大庆. 2014

[4]沙棘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董敬超. 2015

[5]甘薯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 孟令文. 2010

[6]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罗晓青,蒙秋伊,查兰松,张志勇,卢加举. 2012

[7]培养基成分改变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黄萍,颜谦,何庆才,范士杰,董颖苹,马朝宏. 2005

[8]栝楼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李小泉,韦华芳,李朝生,张进忠,牟海飞. 2010

[9]NAA和6-BA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马飞,谢逸萍,李秀英. 2003

[10]红颊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孙永平,高年春,张琼,乔湘卫. 2011

[11]TDZ在非洲菊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汤雪燕,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孙明伟,王江英,徐艳. 2015

[12]麝香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张富丽,于立敏. 2016

[13]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孙瑞芬,李天然,李堃,石慧芹,张颖力,贾利敏. 2002

[14]金山绣线菊非试管快繁技术研究. 雷海清,何家骅,闫田力,黄品湖,周秋萍,项祖生. 2007

[15]花卉组培快繁与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 杨小玲,刘书亭. 2001

[16]控光变温法在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快繁中的应用. 杨丽维,刘刚,孙宁. 2016

[17]蝴蝶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郝永丽,高博,胡海波. 2017

[18]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黄普乐,孙崇波,谢鸣. 2009

[19]玉簪大父的组培快繁技术. 詹菁,王健,周洋,马广莹. 2017

[20]催眠睡茄的离体快繁及四倍体的诱导. 林春来,汪卫星,梁国鲁,郭启高,聂振鹏,向素琼,李晓林,梁君,秦川.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