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承文

作者: 孙承文;任燕;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致病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1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江西省南城县和广东省佛山市、韶关市患细菌性败血症病鲢鱼、鳙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人工感染鲢后证实为该病的病原菌,此3株菌对剑尾鱼的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2.64×105、9.24×104、4.45×105CFU/g。对3株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ATB细菌鉴定仪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为进一步确定病原菌分类地位,对其16SrRNA序列扩增测序,并与相关细菌16SrR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为一支。Aero气溶素基因PCR扩增出209bp条带,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此3株菌为含有毒力基因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分类号: S941.42

  • 相关文献

[1]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璐,梁利国,谢骏,徐跑,夏飞. 2013

[2]细菌性败血症引起鲫凝血障碍的研究. 史成银,朱心玲,卢全章. 1998

[3]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及其主要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陈江凤,王广军,郁二蒙. 2017

[4]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张林,艾晓辉,袁科平,刘永涛. 2009

[5]鲮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控药物筛选. 刘丽娟,任燕,石存斌,周爱国,王庆,张德锋. 2024

[6]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余波,王芳,罗永成,徐景峨,杨莉,史开志. 2013

[7]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余波,罗永成,马永兵,徐景峨,周思旋. 2014

[8]鲟鱼细菌性败血症研究进展. 王艳艳,李正友,蒋晓红,李建光,周洲. 2014

[9]鳃霉,脱粘,细菌性败血症综合症的治疗. 何义进,黎向阳. 1999

[10]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11]蛭弧菌对鲤感染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观察. 杨莉,马志宏,黄文,王秀茹,高儆. 2000

[12]1例人工养殖大鲵腹水病的诊治. 吴玙彤,余波,周思旋,徐景峨,罗永成. 2014

[13]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徐景峨,余波,文正常,方开志,黄家良,唐杰. 2010

[14]一例人工养殖大鲵感染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的诊治. 余波,王芳,杨莉,史开志,徐景峨. 2013

[15]嗜水气单胞菌在浸泡感染团头鲂的组织动态分布. 陆春云,谢骏,习丙文,梁利国,夏飞,潘良坤. 2015

[16]21种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陶健,李绍戊,刘红柏. 2013

[17]口服免疫灭活菌苗对锦鲤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任艳. 2010

[18]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杨移斌,艾晓辉,宋怿,董靖,胥宁,姜兰. 2019

[19]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20]鲤slc15a1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表达分析. 姜洲,张猛,刘凯月,薛亚果,邵嘉棋,李学军,董传举.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