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新品种“科蒿1号”的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妍

作者: 梁妍;周翔;郭建钊;张梅;江红格;付晨青;付运星;石紫薇;刘宇;辛志君;陆锡宏;梁剑平;郝宝成;李雪虎;王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蒿(黄花蒿);重离子束;新品种;青蒿素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1001-5302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5363-53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青蒿是抗疟疾一线药物青蒿素的天然植物来源,其青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续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和青蒿素的提取量。目前常常使用传统育种方法结合组织培养等进行选育高产青蒿素的青蒿新品种,但该选育方法具有效率低,需要持续选育等缺点。该研究利用重离子束辐照技术以青蒿栽培群体特异性种质资源为材料,以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和青蒿素含量为指标,观察历代选育材料,进行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培育新品种,并对该品种进行了SRA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结果发现,选育的青蒿新品种"科蒿1号",平均干叶亩产量235. 0 kg,较对照增产20%以上;平均青蒿素质量分数为2. 0%,比对照提高45%,高抗白粉病,为高产优质新品种。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可明显提高青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科蒿1号"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分类号: S567.219

  • 相关文献

[1]青蒿素紫外光谱行为及测定方法研究. 韩志慧. 2013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代谢领域的重要进展. 孙俊聪,侯柄竹,陈晓亚,唐克轩,黎胜红,尚轶,崔光红,段礼新,黄三文,漆小泉. 2019

[3]黄花蒿开花诱导与青蒿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关系研究. 郑丽屏,田浩,赵培飞,王剑文. 2016

[4]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薛明. 1992

[5]稀土元素镧对黄花篙光合作用及青篙素积累的影响. 周洁,张霁,郭兰萍,李耿,杨光,赵曼茜,黄璐琦. 2010

[6]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技术研究. 高俊燕,杨丽英,谷安宇,王馨,李林玉,杨斌,彭满秀,严世武,李绍平. 2010

[7]云南栽培黄花蒿最佳采收期确定及干燥方法研究. 谷安宇,李绍平,杨丽英,王馨,李林玉,杨斌,严世武. 2008

[8]稀土元素镧对黄花蒿光合作用及青蒿素积累的影响. 周洁,张霁,郭兰萍,李耿,杨光,赵曼茜,黄璐琦. 2010

[9]青蒿提取物治疗兔球虫病效果评价. 王丽坤,金振华,张国华,张备,鹿凌岩,郝彩虹,刘珈羽,田秋丰. 2022

[10]黄花蒿良种选育和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杨丽英,李绍平,董志渊,谷安宇,王馨,李林玉,杨斌,严世武. 2009

[11]抗球虫药青蒿散中青蒿素U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黄鑫,郭文柱,郝宝成,高旭东,梁剑平,于静怡,杜宪文. 2016

[12]羊血浆中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含量的液相-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冰,张杰,周绪正,杨亚军,李剑勇,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张继瑜. 2012

[13]青蒿植株青蒿素含量和总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刘大会,杨美权,邵爱娟,王晓,黄璐琦,唐仕欢,金航,范正华. 2010

[14]露地华南型黄瓜新品种津优20-11的选育. 李加旺,张文珠,李愚鹤. 2009

[15]无籽西瓜新品种津蜜二号的选育. 焦定量,李长缨,吕敬刚,段爱民,李秀秀,张艳宁. 2000

[16]雄性不育松花菜新品种津松80的选育. 单晓政,文正华,牛国保,姚星伟,刘莉莉,江汉民,吴峰,孙德岭. 2015

[17]特色谷子新品种-辽谷号10. 王德生. 2013

[18]大白菜新品种-辽白5号. 王德生. 2000

[19]网纹甜瓜新品种金蜜龙的选育. 吕敬刚,李秀秀,彭冬秀,赵宗武. 2007

[20]福瑞鲤鱼种培育试验. 刘艳,李建光,张宗慧.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