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不育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辉

作者: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霍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雄性不育;ISSR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8 期

页码: 80-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红麻不育系的选育为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红麻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可用于优良不育系或保持系的选择。采用单株选择回交的方法进行不育系的选择,用BSA法进行ISSR引物的筛选。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红麻育种课题组在海南三亚发现的红麻不育株AT-1做母本分别与15-4,04K1做杂交,再用父本回交4次,选育出2个高度不育的不育系。用CTAB法提取红麻单株DNA,利用BSA法构建近等基因池—不育池和可育池,以近等基因池DNA为模板,进行ISSR引物的筛选,筛选出一条能在不育池和可育池间产生稳定差异带的ISSR引物U859。对不育系鉴定表明,不育系为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且不育性稳定。通过不育和可育单株对ISSR引物的鉴定表明,U859是与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ISSR分子标记。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利用红麻HcPDIL5-2a非全长基因创制雄性不育新种质. 周步进,李刚,金刚,周瑞阳,刘冬梅,汤丹峰,廖小芳,刘一丁,赵艳红,王颐宁. 2021

[2]10个红麻雄性不育株系不育性的鉴定.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3]红麻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4]青海地方核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宝尧,刘小利,魏海斌,顾文毅. 2017

[5]不同苜蓿农艺性状研究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 刘青松,陈立波,李志勇,刘磊,师文贵,张雪. 2014

[6]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孙玥,苏京平,王胜军,闫双勇,孙林静. 2019

[7]洋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ISSR分析. 刘湘萍,杜敏霞,赵彦,王葆生,刘燕,廉勇,狄洁增,徐卫忠. 2021

[8]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刘中华,林志坚,李华伟,许泳清,李国良,邱永祥,邱思鑫,汤浩. 2019

[9]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邵雪花,刘牛,赖多,肖维强,匡石滋. 2020

[10]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皱皮木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蒋小刚,林先明,张美德,王华,郭坤元. 2020

[11]新麦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刘永财,孟林,张国芳,毛培春,张德罡. 2009

[12]31份藜麦种质农艺性状及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姚佳,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魏玉明,杨超,刘欢. 2024

[13]基于两种电泳检测方法的华东野生菰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谢小燕,苏晓娜,王惠梅,江绍琳,吴建利,江绍玫. 2019

[14]金针菇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杨成香,张瑞颖,左雪梅,姜瑞波,李顺鹏. 2007

[15]不同仙草种源间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陈菁瑛,刘萍,黄颖桢,苏海兰. 2011

[16]野牛草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袁红,王羽玥,郭爱强,刘凌云,范希峰,武菊英. 2022

[17]20份兰科植物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卜朝阳,吕维莉,何荆洲,苏建睦,黄昌艳. 2012

[18]基于ISSR标记的中国稻田稗属植物分类. 陆永良,刘德好,郭水良,余柳青. 2014

[19]不同产地石斛属种质资源的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卜朝阳,吕维莉,苏建睦,黄昌艳,李春牛. 2013

[20]96份桑树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张林,高敏,倪红梅,方荣俊,潘刚,赵卫国,刘利.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