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新品种宁紫薯8号的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佩勇

作者: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禹阳;张铅;刘帅;谢一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甘薯;品种;宁紫薯8号;选育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5-4298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38-41

摘要: 宁紫薯8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鲜食型紫甘薯新品种.2013年选用徐紫薯3号为母本,渝紫薯7号为父本,通过定向配组,人工杂交获得杂交种子,2014—2016年通过实生苗筛选、初级鉴定、高级鉴定等过程选育而成.在2017—2018年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中,宁紫薯8号的鲜薯产量为31 637.7kg/hm2,比对照宁紫薯1号高20.6%;薯干产量为9 766.7kg/hm2,比对照高39.5%.该品种薯块干物质率31.39%,萌芽性好,单株结薯数3~4个,食味品质和商品性好,中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宁紫薯8号于2019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春、夏季均可种植,适宜在江苏省大面积推广与利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紫甘薯新品种桂经薯3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胡泊,宁秀呈,劳承英,周佳. 2016

[2]8个紫甘薯品种的种植对比研究. 李明福,李洪民,徐宁生,李鹏林,李江辉. 2018

[3]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钱虎君,丁丹,梅彭新,王明君,王波,刘小斐,马小龙,姜建友. 2012

[4]桑树新品种“云丰1号”、“云丰2号”的选育. 储一宁,罗坤,陈松,冉瑞法,江秀均. 2008

[5]国审燕麦新品种蒙燕2号品种选育报告. 刘俊青,付晓峰,杨海顺,张志芬. 2014

[6]水稻新品种中作58选育技术报告. 王国华,王寒梅,李德顺,阙更生,王淑敏. 2004

[7]水稻新品种垦稻95—4的选育及应用. 张国新,张秀和,李建广,甄翠荣. 2004

[8]不同瓠瓜品种耐低温能力初探. 邵美红,李国景,戴丹丽. 2001

[9]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的选育. 杨顺国,李正强,郭贵敏,代宇. 2009

[10]草莓新品种黔莓2号的选育. 乔荣,钟霈霖,杨仕品,王天文. 2011

[11]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988的选育. 王春梅,沈建华,任洪,赵晓燕,王竹. 2015

[12]胡萝卜素甘薯品种黔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晓慧,李云,杨雄碧,孙拥军,潘峰. 2016

[13]高抗性家蚕新品种贵蚕9号的选育. 姜虹,曾晓英,岳宣,麻继强,王忠梅,孙运朋. 2011

[14]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的几点体会. 莫武平,黄桂兴,唐莉越. 2007

[15]贵州匍匐翦股颖新品种选育. 范国华,谢彩云,尚以顺,刘华荣. 2010

[16]科学新发展与葡萄新品种. 陈镇泉,林娇健. 1997

[17]兴国甜橙3-5选育研究. 周超华,黄冬华,肖剑雄,张继辉,曾广均. 2009

[18]甘肃省玉米育种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志明,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 2010

[19]我国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及现状. 徐静. 2011

[20]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汤晓华,陈大伦,郑治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