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新品种华南13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剑秋

作者: 叶剑秋;王明;肖鑫辉;张洁;安飞飞;李开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华南13号;品种选育;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工程

ISSN: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8

摘要: 木薯品种华南13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cv.SC No.13)是从华南8013(♀)自然杂交的后代中筛选优良单株,经品比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等逐级选育而成。与主栽品种华南205相比,华南13号增产38.13%,生产性试验鲜薯产量达43.36 t/hm~2。干物率和淀粉含量也提高了3.66%和0.42%,分别占干重的41.92%和29.25%。该品种具有高抗朱砂叶螨和中抗细菌性枯萎病的特性。作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且适应性强的木薯新品种,华南13号适宜在木薯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另外,本文还建立了华南13号的分子指纹图谱,可为其新品种保护和知识产权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木薯新品种华南12号的选育. 叶剑秋,黄洁,陈松笔,王明,肖鑫辉,李开绵. 2014

[2]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许泳清,李华伟,汤浩,蔡南通. 2011

[3]株行距配置对木薯生物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玉梅,刘子凡,黄洁,陈太就. 2014

[4]24份木薯(Manihot esculenta)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守臻,韦民政,覃维治,唐秀桦,郑虚,韦威旭. 2010

[5]6个木薯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初步研究. 陈冠喜,李开绵,叶剑秋,许瑞丽. 2009

[6]菜用甘薯品种光合速率测定及综合性状调查.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7]武育粳3号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及其对水稻育种的启示. 陈志德,仲维功,杨杰,王军. 2007

[8]桂木薯1号等木薯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甘秀芹,刘斌,申章佑,李艳英,劳承英,周佳,周灵芝,胡泊. 2016

[9]高产高淀粉早熟木薯新品种桂热13号的选育. 卢赛清,俞奔驰,周时艺,陈炯宇,宋恩亮,徐钏,雷开文,马崇熙,王帝,韦丽君. 2023

[10]木薯新品种‘华南10号’的选育. 叶剑秋,郑永清,薛茂富,吴传毅,李开绵. 2011

[11]桂木薯6号的选育及配套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陆柳英,谢向誉,陈仲南,曾文丹,赖大欣,周慧文. 2016

[12]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选育报告. 林雄,李开绵,黄洁,许瑞丽,张伟特. 2001

[13]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的选育. 叶剑秋,李开绵,陈丽珍,黄洁,付瑜华. 2007

[14]木薯新品种桂薯150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振华,陈会鲜,李恒锐,韦婉羚,黄珍玲,阮丽霞,何文,兰秀,杨海霞. 2025

[15]木薯新品种桂薯1289的选育与抗螨性研究. 李恒锐,张秀芬,叶骏菲,张远飞,农雪钰,杨梅琼,陈会鲜,韦婉羚,蔡兆琴,卢美瑛,阮丽霞. 2024

[16]不同灌水时间配合土优塔棉花打顶剂效果试验. 王刚,朱祥宇,樊庆鲁. 2017

[17]中早熟春谷主要产量性状的分析及后代选择. 孙佳馥,赵术伟. 2000

[18]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不同剂量对南疆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王刚,王灵燕,张鑫,陈兵,叶春秀,王旭文,赵海. 2017

[19]不同生长期的脱毒微型薯产量、性状试验研究. 周淑兰. 2009

[20]芝麻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刚华,童晓利,徐生,赵荷娟.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