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栾生

作者: 栾生;孔杰;王清印;高焕;王伟继;张庆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卫星;日本囊对虾;重复单位;重复类型;拷贝数

期刊名称: 自然科学进展

ISSN: 1002-008X

年卷期: 2007 年 17 卷 06 期

页码: 731-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建立随机基因组文库和序列测序,对日本囊对虾基因组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微卫星分布特征分析.在1606711bp的随机基因组序列中,共找到1206个微卫星序列,其序列总长度约占测序序列总长度的5.9%.微卫星序列中,以两核苷酸重复的序列数目最多,约占微卫星总数的69.82%,三核苷酸重复次之,约占12.35%.两核苷酸重复中以AT重复最为丰富,约占两核苷酸重复序列总数的29.44%.微卫星在低拷贝区间(≤42)数量相对较大,约占比例为72.31%.重复单位拷贝数的变异能力分析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前3种重复类型,均为4—6核苷酸,较长重复单位类型有着较强的变异能力.微卫星重复单位长度与其拷贝数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负相关(r=-0.428),即随着重复单位长度的增加,其拷贝数在减少.两核苷酸重复4种类型和三核苷酸重复10种类型基序AT含量与重复序列数目的相关分析表明,随着重复类型基序AT含量的增加,其相应的序列数目增多.同时,微卫星各重复类型基序GC含量在0—70%间时,两端侧翼序列GC含量与之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的碱基组成对微卫星的产生和进化有一定的影响.以上结果为物种间微卫星分布频率和丰度的比较、微卫星标记开发以及微卫星进化和功能的研究等工作提供基础.

分类号: S917.4`Q953

  • 相关文献

[1]日本囊对虾基因组小卫星的特征分析. 栾生,孔杰,王清印,高焕,王伟继,张庆文. 2007

[2]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的差异研究. 王月月,刘雪雪,董坤哲,陈潇飞,叶绍辉,马月辉. 2015

[3]添加红糖和芽胞杆菌对日本囊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 孙运忠,赵培,王彦怀,赵从明,邓应能,杨丛海,黄倢. 2012

[4]室内环境下日本囊对虾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生长特性比较研究. 董宏标,苏永全,毛勇,边力,王军. 2014

[5]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 魏鸿擎,张凤英,蒋科技,姜亚洲,孟永永,宋炜,马春艳,程家骅,马凌波. 2016

[6]3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其呈味氨基酸的影响. 庞智予,赵真慧,宋厚君,牟华,赖晓芳,王攀攀,阎斌伦,张庆起,高焕. 2021

[7]不同光照周期对日本囊对虾生长、蜕皮和糖代谢的影响. 王想,任宪云,绳秀珍,李翠苹,李健. 2020

[8]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呼吸代谢酶活性和RNA/DNA比值的影响. 段亚飞,董宏标,王芸,李卓佳,张家松. 2016

[9]强壮藻钩虾对中国明对虾与日本囊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韩永望,李健,李吉涛,何玉英,陈萍,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0]干露胁迫对日本囊对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段亚飞,董宏标,王芸,张真真,李卓佳,张家松. 2015

[11]一例日本囊对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分析. 韩琳,王秀华,杨冰,万晓媛,武和英,张庆利,黄倢. 2018

[12]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王跃斌,孙忠,陆建学,朱云海,胡则辉,柴学军. 2015

[13]饥饿对日本囊对虾免疫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赵思哲,李婉莹,李永闯,于淼淼,赖晓芳,王攀攀,于飞,阎斌伦,吴君,何孝锋,高焕. 2023

[14]两种形态变异类型日本囊对虾稚虾高温耐受性的比较. 宋晓红,毛勇,董宏标,张曼,边力,王军. 2014

[15]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张庆文,孔杰,栾生,刘寿堂,刘龙常,王亚维. 2005

[16]pH胁迫对3种对虾存活率、离子转运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赵先银,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 2011

[17]汞胁迫下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特征分析. 张培,李志辉,赵莲,薛蓓,李明传,赖晓芳,阎斌伦,高焕. 2016

[18]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 甄贞,段俊枝,于艳波,曲波,袁肖寒,高学军,栾凤侠,张明辉. 2016

[19]△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刘永红,张丽静,张洪荣,傅华. 2011

[20]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绵羊拷贝数. 赵帅,王立民,王聪慧,唐红,张宾,郭延华,张译元,赵兴旺,丁新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