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大粒品种旗叶光合作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敬贤
作者: 张敬贤;吕孟雨;韩凤山;季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1 年 6 卷 S1 期
页码: 9-14
摘要: 测定了41个冬小麦大粒品种的旗叶光合性能,发现品种间有很大差异:表现光合速率平均为15.54±4.56mgCO_2.dm~(-2),h~(-1),光呼吸平均为26.77%±9.19%,高氧抑制光合作用,光合下降量为43.26%±10.54%;低氧促进光合作用,氧浓度每下降1%,光合强度平均提高1.41%,高温下光合下降量为43.26%±34.44%.据此进行了聚类分析,41个品种共分为四类,即高光合类,低光合类,适应性强类和适应性差类.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高CO_2浓度和遮荫对小麦叶片光能利用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于显枫,张绪成. 2012
[2]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旗叶的荧光特性研究(英文). 卢庆陶,李卫华,蒋高明,戈巧英,郝乃斌,孙家柱,郭仁峻. 2001
[3]冬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物质含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耿伟,薛绪掌,王志敏. 2006
[4]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汁液组分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高志远. 2005
[5]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姬虎太,黄玉玲,吕雪梅,张建华. 2002
[6]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影响. 郑飞,邵运辉,何钟佩. 2003
[7]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2023
[8]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韩雪,林而达,郝兴宇,马占云,王贺然. 2009
[9]矮秆、早熟、大穗大粒冬小麦品种衡观35籽粒干物质积累初步研究. 孙书娈,陈秀敏,乔文臣,孟祥海,魏建伟,李丁. 2010
[10]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王姣爱,姬虎太,张定一. 2002
[11]条锈病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光合及蒸腾作用的影响. 王北洪,黄木易,马智宏,王纪华. 2004
[12]黄淮平原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研究. 牛立元,王启亮,王瑞芳. 2004
[13]前期控水条件下冬小麦和根系和群体光合作用特点. 马瑞昆,王学臣. 2001
[14]全膜覆土穴播对冬小麦旗叶光合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温健,郭振斌,郭天玲,王国宇,赵刚,刘广才. 2015
[15]越冬期间小麦的光合作用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志芬,宋良增,范仲学,张凤云,刘益同,王守瑰,朱连先,朱伯良,徐明振,高华强,王周文. 2001
[16]甘肃河西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分析. 刘效华,刘建华,虎梦霞. 2010
[17]宽幅匀播对冬小麦光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温健,马彦,张燕,李吉睿,刘广才,周德禄. 2023
[18]耕作和保墒措施对冬小麦生育时期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学军,潘晓莹,李宗军,何方. 2014
[19]开花后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高阳,黄玲,李新强,申孝军,孙景生,段爱旺. 2013
[20]前期控水条件下冬小麦的根系和群体光合作用特点. 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王学臣.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农艺性状鹰嘴豆抗旱核心种质库构建
作者:聂石辉;王仙;彭琳;季良
关键词:鹰嘴豆;抗旱性;农艺性状;种质资源;核心库
-
新疆食用豆种业"十四五"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季良;彭琳;孙广平;徐新年
关键词:食用豆;种业;研究报告
-
小麦TaNAC-B07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作者:陈文烨;杨帆;刘永伟;董福双;赵和;柴建芳;吕孟雨;周硕
关键词: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新疆优势特色豆类作物简介
作者:季良;彭琳;孙广平;徐新年
关键词:新疆;优势;特色;豆类
-
玉米种子芽大小对农杆菌转化的影响
作者:吕孟雨;董福双;柴建芳;周硕;张俊敏;王海波
关键词:玉米;芽长;农杆菌;转基因
-
分离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几个关键因素研究
作者:李春燕;张翠绵;柴建芳;秘彩莉;马秀英;赵和;吕孟雨;周硕;董福双;刘永伟;杨帆;王海波
关键词:小麦;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优化;分离方法
-
卡那霉素筛选转基因棉花技术研究
作者:吕孟雨;杨帆;董福双;柴建芳;赵和;刘永伟;周硕;王海波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卡那霉素;浸种;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