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和抑菌特性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爱群

作者: 欧爱群;郭娜娜;刘富海;刘然;彭文君;李江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成熟蜂蜜;成分变化;淀粉酶值;脯氨酸;抑菌能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01-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蜂蜜在自然成熟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和抑菌特性变化,为生产成熟蜂蜜提供理论基础,以低、高浓度和封盖蜂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淀粉酶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蜂蜜进行成分分析,以及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3种蜂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蜂蜜的水分含量为(241.12±11.02)mg·g~(-1),显著高于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P<0.05)。随着蜜蜂成熟度的升高,其脯氨酸、果糖的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蔗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体外抑菌结果显示,3种蜂蜜样品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产生强烈的抑菌效果,抑菌率达到85%以上,且高浓度蜂蜜和封盖蜂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蜂蜜(P<0.05)。综上所述,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蜂蜜的成熟度;蜂蜜普遍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强。

分类号: S896.1

  • 相关文献

[1]蜂蜜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罗其花,赵亚周,田文礼,彭文君. 2014

[2]成熟蜂蜜生产蜂群组织新方法. 吴黎明,彭文君,刘富海,韩胜明,胡福良,张中印. 2020

[3]巢蜜好产品生产销售讲方法. 谢旭东. 2013

[4]推进成熟蜂蜜生产销售;促进行业发展. 丁桂玲. 2011

[5]贮藏期对花生种质籽粒成分影响研究. 单世华,李春娟,许婷婷,万书波,严江. 2005

[6]乌龙茶人工光照晒青技术初探. 黄国资,赖兆祥,庞式. 2006

[7]脉动压法加工变蛋过程中腌渍液成分变化的研究. 刘成江,王俊钢,李宇辉,吴洪斌,郭安民,金新文. 2015

[8]淀粉木薯渣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成分变化. 彭志连,王金丽,陆小静,焦静,王刚,郑勇,公谱,杨美萍. 2012

[9]生物保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 朱军莉,王晔,励建荣. 2010

[10]5株拮抗菌抑菌能力及其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 李敏,胡美姣,高兆银,杨凤珍,唐春园. 2010

[11]响应面法优化牛至粉发酵工艺及其抑菌能力研究. 李洋,朱思明,张健玲,郑粤,陈应强,罗帝洲,俞婷,张艳彬,王志林. 2022

[12]乳酸杆菌L1对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 杨莺莺,李卓佳,陈永青,梁晓华,杨铿. 2005

[13]茶皂素对食源性腐败酵母的抑菌能力及作用机理. 杜金婷,张雁,李雁,王佳佳,廖娜,钟立煌,骆碧群,林江. 2022

[14]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复合酸化剂的配方. 李鹏,武书庚,张海军,齐广海. 2009

[15]植物精油抑制真菌生长及毒素积累的研究. 袁媛,邢福国,刘阳. 2013

[16]抗草莓灰霉病的芽孢杆菌CM3的分离与筛选. 黄静,赵佳,陈哲,梁宏. 2016

[17]水产源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孙承文,巩华,赖迎迢,江小燕,陈总会,陶家发,林明辉. 2020

[18]茶多酚-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保鲜效果研究. 梁杰,赵晓旭,刘涛,王莉滨,林清火,蔡力锋. 2022

[19]鸡源唾液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张磊,宫晓炜,郑福英,刘永生,董文豪,张小丽,陈启伟,马小军. 2021

[20]犬源枯草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王明艳,张广智,梁琳,朱亚丽,崔尚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