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草种质资源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秀芬

作者: 张秀芬;黄小娟;郭素云;黄珍玲;陈会鲜;兰秀;杨海霞;丁家东;何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凉粉草;遗传变异;光合性状;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56-7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凉粉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凉粉草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8份凉粉草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凉粉草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8份凉粉草种质光合性状变异系数为6.53%~26.94%,广义遗传力为48.47%~99.14%;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6.26%~36.44%,广义遗传力为69.85%~99.63%。对8份凉粉草种质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145%,基本解释20个性状中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叶宽、叶片面积和茎粗。通过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X2、X3和X4为凉粉草优良种质。聚类分析将8份凉粉草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叶片大,节间长,主茎粗且长,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第Ⅱ类群表现为叶片较大,主茎短,产量低;第Ⅲ类群表现为叶片小,主茎较长,SPAD值高。【结论】8份凉粉草种质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其中X2、X3和X4种质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杂交优良亲本。在品种选育早期应把SPAD、Ci和Tr等高遗传力性状纳入到品种筛选的目标性状。

分类号: S567.219

  • 相关文献

[1]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25份凉粉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兰秀,阮丽霞,马仙花,杨海霞,李恒锐,梁振华,黄小娟,张秀芬,周春衡. 2023

[2]甜高粱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王永慧,施庆华,王海洋,王为,孙艳茹,陈建平. 2017

[3]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2024

[4]不同甘薯品种(系)的比较分析. 赵琳,骆乐谈,石江,余建忠,詹生华. 2018

[5]喀斯特山地2种白及的种植方式. 杨平飞,罗鸣,唐传照,卢毅,吴明开. 2021

[6]夏大豆F_2代农艺和光合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李增禄,陈宛妹,李星华,任凤山. 1995

[7]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8]山西高粱品种(系)的花后抗旱性评价. 吕鑫,平俊爱,牛皓,王玉斌,楚建强,王瑞,樊芳芳,巨岚. 2023

[9]基于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评价不同甜菜品种的生态稳定性. 林明,王荣华,曹禹,鲁伟丹,周远航,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王志敏,李健强. 2023

[10]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11]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12]小麦互交群体中农艺性状的遗传与选择. 杨竹平,吴兆苏,林一波. 1991

[13]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 2010

[14]食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李素萍,安玉麟,郭树春,聂惠,张明宇. 2010

[15]粒用高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乔婧,高海燕,李文清,邵强. 2019

[16]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孙志超,荆绍凌,张志军,周小辉,岳尧海,张建新,任军. 2008

[17]甘蔗F1群体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徐志军,孔冉,苏俊波,周峰,张垂明,吴小丽,刘洋. 2021

[18]河北省小豆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田静,范保杰. 2002

[19]黑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张鹤山,刘洋,田宏,蔡化. 2008

[20]黑龙江省北部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陈海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