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工艺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晶

作者: 曾晶;王卫飞;陈莹;刘萱;戚穗坚;杨博;王永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茶油;加工工艺;储藏稳定性;加速氧化;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油脂

ISSN: 1003-7969

年卷期: 2023 年 48 卷 011 期

页码: 8-13,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为山茶油的加工和储藏提供参考,采用Schaal烘箱法对4种工艺山茶油加速氧化,测定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酸、甘油酯以及脂质伴随物的变化情况,并对山茶油质量指标与脂质伴随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工艺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的酸值略微升高,上升为初始值的1.09~2.60倍;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迅速上升,分别上升为初始值的10.31~16.49倍和3.06~4.43倍;α-生育酚含量大幅度下降,损失率为96.19%~100.00%,而角鲨烯、植物甾醇含量下降幅度不大,损失率分别为14.71%~51.79%和4.96%~19.49%,其中浸出-精炼山茶油的脂质伴随物含量最低,损失较多;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山茶油的质量指标(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与其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不同工艺山茶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储藏过程中均明显下降,浸出-精炼山茶油的储藏稳定性不如压榨山茶油.

分类号: TS225.1%TS224.6

  • 相关文献

[1]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山茶油的品质比较. 葛杭丽,彭丽,孟祥河,肖朝耿. 2017

[2]大豆分离蛋白-茶皂素复合乳化剂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及其性质研究. 孙亚欣,郑晓燕,郑丽丽,杨旸,校导,艾斌凌,张伟敏,盛占武. 2020

[3]山茶油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谢婷婷,黄丽. 2014

[4]现代检测技术在山茶油掺伪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刘翠银,黄丽,罗莫放. 2015

[5]不同加工工艺对花香绿茶品质的影响. 魏杰,刘声传,鄢东海,刘红梅,王勇,申东,郑文佳. 2012

[6]金银花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 方仕茂,刘忠英,杨婷,戴宇樵,刘亚兵,彭长高. 2021

[7]广西金秀野生茶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 2019

[8]工艺条件对Camembert干酪品质及得率影响的研究. 王知非,吕加平,张立宇,宋金慧,张书文. 2009

[9]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云,蔡耀南,李春华,刘晓军. 2005

[10]青麦仁面条工艺优化及品质研究. 康志敏,张康逸,盛威,温青玉,高玲玲,张景伟. 2017

[11]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12]不同加工工艺西湖龙井茶品质差异特性分析. 崔宏春,张建勇,敖存,黄海涛,郑旭霞,赵芸,师大亮,余继忠. 2021

[13]袋泡绿茶原料加工工艺初探. 陈玉琼,卢素芳. 2002

[14]桑树雄花茶的加工工艺研发与品质初探. 刘培刚,朱燕,林天宝,陈巧姑,陶俊华,许自龙,吕志强,魏佳. 2022

[15]低氟砖茶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 王云,尧渝,马伟伟,李春华,张厅,刘飞. 2017

[16]颗粒形绿茶的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郭丽,余方林,林智,郭敏明,张悦,朱荫,彭群华. 2015

[17]金萱加工工艺与品质分析.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陶湘辉,陈荣冰. 2011

[18]即食海苔风味酥脆虾仁的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 马凯迪,李莹,柴智,马恺扬,宋欣欣. 2023

[19]不同加工工艺对'巴山早'紫色芽叶绿茶品质的影响. 罗金龙,杨太菊,陈盛相,张可依,刘冠群,李品武,许艳艳. 2022

[20]CTC红碎茶加工工艺. 何青元,罗琼仙.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