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夜蛾线虫与玉米螟接触时间对寄主死亡率及死亡速度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怀文

作者: 杨怀文;张刚应;张善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芜菁夜蛾线虫;亚洲玉米螟;接触时间;死亡率;死亡速度

期刊名称: 生物防治通报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1991 年 7 卷 04 期

页码: 154-156

摘要: 在试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芜菁夜蛾线虫北京品系与亚洲玉米螟幼虫接触时间,对玉米螟死亡率和死亡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与玉米螟接触时间在0.5、1、2小时内,玉米螟死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为35.3、50.7和61%。4小时以上各处理玉米螟死亡率均达92%以上,差异不明显。线虫与玉米螟接触0.5、8和12小时,其寄主体内进入的线虫数分别为1.2、7.9和23.8~28.3条/虫。玉米螟幼虫的死亡速度也随进人体内线虫数增多而加快,进入一条线虫的寄主在48~96小时内死亡,2~5条线虫的72小时内死亡,6~30条的48小时死亡,31条以上的24小时内死亡。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 周大荣,杨怀文. 1991

[2]亚洲玉米螟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周大荣,李建平. 1997

[3]“鱼虫净”对白鲢及草鱼夏花的急性毒性研究. 杨先乐,周剑光,叶国安,艾晓辉. 1997

[4]芜菁夜蛾线虫对小木蠹蛾侵染能力的研究. 杨怀文,张刚应,张善稿,简恒. 1989

[5]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小木蠹蛾的研究. 杨怀文,张刚应,张善稿,林正光,李贵生,王春景,杨贵礼. 1992

[6]芜菁夜蛾线虫在防治桃小食心虫上的应用. 黎彦,刘峥,张桂兰,柴枫,宗靖. 1993

[7]新型杀虫剂40%富力特一号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崔必波,吉荣龙,王志珍,王建洋,钱泽岭,严克华. 1996

[8]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 刘又高,王根锷,厉晓腊,柴一秋,金轶伟. 2007

[9]水菖蒲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行为、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 姚英娟,蔡万伦,杨长举,张宏宇,华红霞. 2009

[10]生物熏蒸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室内测定. 曹素芳,邹雅新,马娟,李敏权,陈书龙. 2009

[11]不同洗涤剂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清除试验. 刘文光,衣葵花,刘惠芬,李云芝. 2016

[12]口服补液盐降低氯化锂-匹罗卡品惊厥持续状态大鼠死亡率的研究. 韩慰,蒋莉,何蓉,宋晓洁,程莉. 2016

[13]人参皂甙Rg1对弓形虫P30融合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 王素华,蔡渭明,曲道峰,杜爱芳. 2010

[14]柑桔矢尖蚧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研究. 王洪祥,龚洁强,陈国庆,梁克宏. 2003

[15]Ca~(2+)、Mg~(2+)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存的影响. 周凯,来琦芳,王慧,黄宁宇,么宗利. 2007

[16]人参茎叶和投料参对吉林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张芳毓,赵中利,刘臣,陈龙,李欣,班志彬,刘洪亮,巴洪梅,苏炳宽,耿德猛,闫晓刚. 2020

[17]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及其再侵染研究. 张泽华,农向群,高松,王广君,张礼生. 2008

[18]不同饲料配方对大麦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晓云,迟全元,赵梅婷,刘亚亮. 2017

[19]917例儿童死亡病例分析. 黄敏,王兴勇,余孟妮,刘芹,范延婷. 2017

[20]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不同配方饵剂对短星翅蝗和宽须蚁蝗的室内生测研究. 宋丽梅,王广君,王惠萍,江中东,于凤春,班丽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