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Vp1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功能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永伟

作者: 孙永伟;聂丽娜;马有志;徐兆师;夏兰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穗发芽;Vp1启动子;功能分析;转基因小麦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743-17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成熟期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Vp1是调节胚发育,促进胚成熟和休眠的重要转录因子,对小麦种子休眠和穗发芽抗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离了普通小麦B基因组Vp1基因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其含有9个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2个DREB和6个MYB干旱响应元件、3个赤霉素响应元件GARE、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2个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TGACG-motif、4个SKn-1和1个RYREPE胚乳特异表达元件。采用5′端缺失的方法,构建了系列含Vp1启动子不同区段融合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转化小麦愈伤组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Vp1启动子在无诱导的情况下不能启动GUS基因表达,在低温、ABA、GA、PEG和NaCl诱导后可以启动GUS基因表达,表现诱导表达特性,且其诱导表达强度随启动子缺失片段长度变短而减弱。利用Gateway方法成功构建了6个启动子各缺失片段类型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四倍体小麦Stewart,获得转基因植株。该启动子可有效启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花药、糊粉层、穗轴及根中表达,其他组织中没有表达。当启动子片段大于660bp时,外源ABA可诱导启动子启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茎节中的表达。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小麦的PCR快速检测. 孟超敏,张晓东,陈天佑. 2005

[2]转基因小麦B73-6-1外源基因拷贝数的确定. 甄贞,段俊枝,于艳波,曲波,袁肖寒,高学军,栾凤侠,张明辉. 2016

[3]农杆菌介导抗储粮害虫转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获得及分析. 毕瑞明,贾海燕,封德顺,王洪刚. 2006

[4]大麦黄矮病毒单双价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小麦遗传转化. 吴茂森,张文蔚,肖红,成卓敏. 2001

[5]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 华夏,方宇辉,高崇,韩留鹏,胡琳,李艳. 2019

[6]转WYMV-Nib8基因抗黄花叶病小麦的农艺性状. 吴季荣,邢宇俊,梁杰,陆丹丹,董飞,徐剑宏,史建荣. 2020

[7]转RD29A:DREB1A融合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抗旱性研究.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杨长刚. 2020

[8]农杆菌介导的转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小麦的抗除草剂特性研究(英文). 黄其满,刘伟华,孙辉,邓新,苏金. 2005

[9]用天花粉蛋白基因转化小麦获得转基因植株. 徐琼芳,李连城,马有志,叶兴国,李晓兵,杜丽璞,辛志勇,张增艳,邵鹏柱. 2001

[10]小麦黄矮病毒及抗病毒转基因小麦的研究. 吴茂森,刘太国,张文蔚,李世访,周广和. 2005

[11]RNAi介导的小麦抗BYDV转基因小麦研究. 王锡锋,刘艳,周广和. 2007

[12]转基因小麦外源基因向近缘野生植物漂移的风险评估-以转TaDREB4小麦为例. 姜奇彦,牛风娟,孙现军,胡正,张辉. 2020

[13]转高赖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麦植株的获得及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分析. 孙晓波,房瑞,余桂红,张平平,许玲,马鸿翔. 2010

[14]抗全蚀病、根腐病的转PgPGIP1基因小麦的获得与鉴定. 杨丽华,王金凤,杜丽璞,徐惠君,魏学宁,李钊,马翎健,张增艳. 2013

[15]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 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庄洪涛,马翎健,张增艳. 2012

[16]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2024

[17]抗病毒转基因小麦中病毒株系间异源装配现象的初步研究. 王闵,周广和. 2002

[18]大麦黄矮病毒缺失复制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小麦的获得. 吴茂森,陈彩层,肖红,成卓敏. 1999

[19]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RSS1P在转TiERF1基因小麦中的应用. 李钊,庄洪涛,杜丽璞,周淼平,蔡士宾,徐惠君,李斯深,张增艳. 2011

[20]大麦黄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合成及用花粉管途径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 何小源,陈彩层,张杰,肖红,周广和.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