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及植被养分特征数值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优

作者: 张优;刘茂秀;史军辉;王新英;艾吉尔·阿不拉;张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胡杨林;退耕地;初始年;养分特征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03 期

页码: 699-7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和植被的养分特征,为胡杨林公益林核心区退耕地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支撑数据.[方法]以塔河中下游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S"形布点法、野外标准木全株收割法、多点混合方法分别采集植被和土壤样品,结合室内测定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数值进行分析.[结果](1)土壤养分含量和植被营养成分积累量均集中分布在Ⅳ区和Ⅴ区.(2)土壤垂直深度上,养分集中在表层土壤,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依次递减,但是在 60~100 cm土层处,呈现小幅增加.不同样地与不同土层深度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3)不同样地中残存棉花(棉秆、根系)及草本植物中全N、全P、全K、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荒漠植被群落的生长和发育,提高群落演替速率,有利于塔河胡杨林退耕地植被恢复与环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生态过渡带植被恢复与区域生态稳定.

分类号: S714

  • 相关文献

[1]1株新疆胡杨林昆虫病原线虫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詹发强,侯敏,杨蓉,王宁,包慧芳,侯新强,崔卫东,龙宣杞. 2020

[2]塔里木河中下游流域棉田及胡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刘海燕,王敬敬,赵维,李晴晴,陈云,易正炳,吕新,黄志勇. 2019

[3]胡杨. 时永杰. 2003

[4]不同水源距离对胡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包艳丽,牛树奎,邓江宇,李俊清. 2011

[5]新疆叶尔羌河流域胡杨林时空格局特征. 李华林,白林燕,冯建中,高华端,冉启云,于涛,高旺旺. 2019

[6]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包慧芳,王炜,王宁,房世杰,詹发强. 2011

[7]退耕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王博,赵沛义,任永峰,高宇,路战远,程玉臣,徐文俊. 2015

[8]退耕地立体种植模式——枣粮间作. 任丽华,郑国相,李晓阳,姜宗辉. 2004

[9]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国利,陈应武,刘长仲,侯扶江,杨宝生,王森山. 2010

[10]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 肖波,王庆海,李翠,曹志德. 2011

[11]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7

[12]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植物多样性变化. 王储,闫玉春,蔡育蓉,王旭,徐大伟,珠娜,张敬敏,辛晓平,陈金强. 2022

[13]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 2002

[14]平安县脑山地区退耕地恢复生态植被对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影响. 樊光辉,汪海林. 2008

[15]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8

[16]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影响评价. 王月玲,王思成,蔡进军,马璠,董立国,李生宝. 2017

[17]青藏高原不同株龄紫穗槐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宋鑫,张丽静,代万安,周志宇,李晓忠,周媛媛,李金辉,金茜. 2014

[18]临高县水稻土的养分特征与评价. 陈英泽,张冬明,潘孝忠. 2019

[19]基于文献计量的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曾廷廷,席亚楠,王静,王家伦,张小琴. 2022

[20]贪青晚熟烟株鲜烟叶生理生化及其根际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徐兴阳,刘忠华,刘海,杨树明,李龙,田临卿,张敏,陈雅琼.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