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SR引物分析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兴权

作者: 曾兴权;王玉林;徐齐君;原红军;扎西罗布;尼玛扎西

作者机构: 西藏自治区青稞种质改良和牦牛繁育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关键词: 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引物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260-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评价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260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主要农区的75份青稞育成品种、17份野生大麦、39份青稞地方品种和44份国外大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占筛选引物的8.1%。23对SSR引物在西藏野生大麦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92条,多态性条带为81条,其比例为88.04%;在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89条,多态性条带为78条,其比例为87.6%;在青稞育成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98条,其比例为89.9%;在引进材料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64条,多态性条带53条,其比例为82.8%。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青稞育成品种(0.9882)>西藏野生大麦(0.8033)>西藏青稞地方品种(0.5820)>国外大麦材料(0.4218)。聚类与主坐标分析表明,实验材料可以清楚的分为4类,西藏野生大麦分在两个类群,西藏青稞地方品种分在两个类群,引进大麦材料分在一个类群,青稞育成品种分在四个类群。同一来源地区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不同地区间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在西藏青稞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中,在发掘和利用西藏野生大麦资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不同地区青稞育成品种资源的交换和配合使用。

分类号: S512.3

  • 相关文献

[1]95份甘蔗栽培材料的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许雯雯,龙松华,邱财生,郭媛,王慧,郝冬梅,王玉富. 2018

[2]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4

[3]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SSR引物筛选. 陈渊,梁江,汤复跃,韦清源,王典结. 2011

[4]基于谷子测序开发的SSR标记多态性检测. 王永芳,李伟,智慧,李海权,刁现民. 2010

[5]不同引物鉴定同一杂交水稻种子样品纯度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英文). 朱国奇,陈静萍,詹祎捷,薛丹. 2015

[6]江西省2018年晚粳区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以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贺国良,付高平,彭从胜,邓伟,朱珊,杨宙,魏永清,陈丽妹,沈林军,沈显华,黄仁良. 2019

[7]用于谷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王永芳,李海权,李伟,张嘉楠,刁现民. 2012

[8]不同引物鉴定同一杂交水稻种子样品纯度结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陈静萍,詹祎捷,薛丹,詹庆才. 2015

[9]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别玉米品种先玉696和先玉335的研究. 李群,张文兰,田茜,段乃彬,戴双,邓翠霞,颜挺进. 2017

[10]悬钩子属野生种和栽培种资源SSR引物筛选与评价. 耿佳麒,王宇航,雷蕾,孙海悦,周强,唐雪东,梁英海. 2018

[11]小麦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及SSR分子标记试剂盒的研发. 李根英,Susanne Dreisigacker,Marilyn L.Warburton,夏先春,何中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4,CIMMYT中国办事处,北京100081,孙其信. 2006

[12]云南小麦亚种和四个稀有小麦种的遗传关系. 周国雁,伍少云,李文春,汤翠凤. 2013

[13]绿豆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及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钟敏,程须珍,王丽侠,王素华. 2011

[14]利用PCR产物确定杂交水稻品种与亲本间的亲缘关系. 胡书娟,刘璐,陈希,彭伟正,杨斌,詹庆才. 2020

[15]正交设计优化槟榔SSR-PCR反应体系及引物筛选. 齐兰,黄丽云,王泽,符史娜,吴翼,刘立云. 2019

[16]开发SSR引物方法之研究动态. 李明芳,郑学勤. 2004

[17]基于差减cDNA文库EST信息的月季花香突变体SSR标记的开发. 晏慧君,张颢,谢吉容,李树发,蹇洪英,邱显钦,王其刚,王继华,唐开学. 2009

[18]长臀鮠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孔杰,蒋晓红,周洲,张竹青,周路,李道友. 2016

[19]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20]人工养殖鲶的TRAP遗传分析. 葛学亮,孙中武,尹洪滨.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