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模式及氮、磷肥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原小燕

作者: 原小燕;李根泽;林安松;王绍彩;王建丽;张云云;符明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花生;间作;效益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5 年 44 卷 04 期

页码: 13-20

摘要: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及不同施氮、磷肥用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群体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四种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均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LER大于1,尤其在2∶2间作模式下,其LER为1.40,间作体系总产量及总净产值最高,间作优势最显著。在不同氮、磷肥水平下,玉米花生2∶2间作模式的LER为1.49~2.53,尤其在低氮、高磷水平下间作优势最高。在2∶2间作模式下,不同施氮、磷水平各花生品种产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而玉米产量及间作体系总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本试验范围内,间作产量优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大幅度减少,施磷水平处于高水平(180kg/hm2)时,间作体系总产量最高。说明玉米花生间作选用2∶2模式,减量施氮,增施磷肥,并选用适宜的耐荫花生品种,可有效提高群体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65.2`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英文).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冯光勇. 2014

[2]幼龄茶园间作花生栽培技术及效益. 杨顺国,杨天海,陈刚. 2012

[3]盐碱地棉花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汪宝卿,么传训,夏海勇,孔玮琳,刘开昌. 2019

[4]辣椒花生高效间作模式及适宜花生品种筛选研究. 原小燕,符明联,王建丽,李根泽,陆建美. 2016

[5]辽宁地区绿豆玉米间作试验研究. 王洪皓,乔辉,赵秋,何伟锋. 2019

[6]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7]西北半干旱区大豆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吕军峰,张国宏,郭天文,张国平,侯慧芝. 2011

[8]广西春大豆与玉米不同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梁江,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陈渊. 2017

[9]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影响. 马天进,李正强,吕建伟,胡腾文. 2015

[10]不同带幅对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思梅,韦应红,王万平,李翠生,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 2016

[11]吉林省花生玉米间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陈小姝,王绍伦,刘海龙,吕永超,高华援,杨富军,李春雨,孙晓苹,宁洽,沈海波,张志民,王礼斌. 2019

[12]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尤丹. 2020

[13]多样化种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孙涛,冯晓敏,高新昊,邓艾兴,郑成岩,宋振伟,张卫建. 2023

[14]玉米∥花生体系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张毅,张佳蕾,郭峰,李新国,万书波. 2019

[15]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16]玉米不同品种与密度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峰,李庆凯,张慧,李宗新,张佳蕾,唐朝辉,王建国,孟维伟,万书波. 2019

[17]间作和施氮水平对玉米和花生农艺性状及花生结瘤的影响. 乔月彤,蒋曦龙,李晓靖,王澜,薛燕慧,夏海勇. 2022

[18]间作带型、宽窄行与密植对玉米和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原小燕,张云云,符明联,陆建美,王建丽,罗金超,刘珏,赵凯琴,田正书. 2018

[19]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何志刚,汪仁,王秀娟,娄春荣,李波,牛世伟. 2013

[20]玉米花生间作在山东地区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夏海勇,孟维伟,于丽敏,刘灵艳,高华鑫,张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