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不同时期育成大豆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凤敏

作者: 王凤敏;赵双进;王静华;谷峰;赵青松;杨春燕;张孟臣;秦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北省;不同年份;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构成因子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830-8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1983~2011年育成审定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3年产量试验,分析了不同育种阶段品种产量与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1983~1985年育成品种产量在2 000~2 500kg·hm-2,1989~2004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000~3 500 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产量在3 500~4 500kg·hm-2,2004~2011年育成品种的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显著高于1983~1985年育成品种,增长率分别为44.34%和14.70%;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节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形态性状、荚粒性状、品质性状间都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是决定产量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育种进程中,产量、株高、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的改良潜力较大,而蛋白含量的改良潜力较小,株高(93.58%)、主茎节数(89.68%)和百粒重(86.49%)的广义遗传力很高(85%以上),其余性状的遗传力在65%以下,建议选育过程中对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进行早代选择。因此,适当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粒重是河北省育种方向之一;但在主抓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同时,应协调与主要因子相关的性状。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开花期干旱胁迫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份育成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伟,刘成贵,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王庆胜,张茂明,刘忠堂. 2015

[2]大豆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的种子蛋白11S/7S比值的分析. 王林林,关荣霞,齐峥,邱丽娟,罗淑萍. 2008

[3]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 2003

[4]国外大豆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贡献的分子证据. 关荣霞,郭娟娟,常汝镇,邱丽娟. 2006

[5]山东大豆育成品种种子萌芽期耐盐性鉴定. 蒲艳艳,李娜娜,宫永超,刘玉芹,曹其聪,郭秀秀,丁汉凤. 2018

[6]黄淮海地区近20年来育成大豆品种亲本分析. 王彩洁,李伟,张礼凤,徐冉,张彦威,林延慧. 2018

[7]国外种质对中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贡献的分子证据. 关荣霞,郭娟娟,常汝镇,邱丽娟. 2007

[8]大豆微核心种质与育成品种的种子蛋白11S/7S比值的分析. 王林林,关荣霞,齐峥,邱丽娟,罗淑萍. 2008

[9]中国大豆部分获奖品种与其祖先亲本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比较和遗传关系分析.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 2003

[10]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邵凤武,张洪利,孙石,吴存祥,黄士江,赵居生. 2013

[11]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2009

[12]河北省大豆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毕秋艳,党志红,朱伟旗,高占林,韩秀英,赵建江,王文桥,路粉,吴杰. 2021

[13]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胡春芳,李敏,冯改静. 2019

[14]新形势下加速河北省大豆产业提质增效的策略. 张洁,肖付明,闫龙,曹金峰,宋建新,牛力强,骆冬杰,武西增,王冬梅. 2020

[15]玉米株高的年际间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史振声,李海燕,李凤海,吴玉群,杨翠翠,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朱敏. 2013

[16]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国审大豆品种辽豆15号产量表现. 曹永强,王昌陵,张立军,孙旭刚,王文斌. 2019

[17]江苏省3个不同地区水稻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宋卫东,王教领,王明友,吴今姬,李尚昆,王培雨. 2016

[18]不同年份水稻抽穗期和穗部性状QTL分析. 任春元,范淑秀,刘进,朱琳,杨绮文,刘丹,马殿荣,王嘉宇. 2017

[19]不同年份茯砖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陆英,陈金华,钟晓红,乔小燕,林海燕,陈栋. 2016

[20]不同年份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指纹图谱. 袁源,林丽静,黄晓兵,彭芍丹,李积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