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麦类条锈病菌群体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邝文静

作者: 章振羽;姬红丽;向运佳;张敏;彭云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AFLP;遗传多样性;西藏;四川;云南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668-16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西藏麦类条锈病菌种群结构,测定了来自西藏林芝及邻近地区的70个菌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在检测出的23种小种类型中,林芝地区病菌分属水源致病类群及CY28以前的致病类型,水-2和水-5为林芝优势小种,但在2009年CY28以前类型的现频率高达32.35%。筛选出E2M2、E3M3、E4M6、E7M6等4对Eco R I/Mse I引物组合,对各条锈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AFLP分析,共扩增出141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9条,多态率为27.65%。经AFLP分析,70个参试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1.00。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48时,所有菌株可分为4组。其中来自林芝的菌株大部分被聚类在A组的第一、第二亚组,而A组第四亚组、B、和D组为西藏特有遗传类型。来自四川阿坝州的菌株均属于A组第一亚组,来自四川甘孜和凉山的菌株均属于A组第二亚组。来自云南丽江的菌株分属A组第三亚组和C组。毒性分析和AFLP分析均表明,西藏条锈病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但和邻近地区特别是四川越夏区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2]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 章振羽,沈丽,邝文静,姬红丽,倪建英,陈万权,彭云良. 2013

[3]2010年西藏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与分析. 李佼佼,胡小平,李强,康振生,杨敏娜,刘太国,陈万权. 2012

[4]河北省棉花枯萎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 高慧,王晓光,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马平. 2014

[5]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 . 2003

[6]小麦条锈菌新小种流行预测研究. 杨华安,陶碧华,孟庆玉,谢水仙,宋位中,袁文焕,杨家秀,李艳芳. 1991

[7]2017年-2018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曹世勤,王晓明,黄瑾,孙振宇,张勃,骆惠生,李青青. 2021

[8]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2018

[9]警惕小麦条锈菌条中33号的流行与危害.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张勃. 2010

[10]2004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 2005

[11]2006-2007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 2009

[12]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及水14致病类型毒性基因分析. 曹世勤. 2008

[13]2000-2001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 2003

[14]2015年湖北省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王峭,马金娟,杨立军,李强,王保通. 2017

[15]2013-2016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贾秋珍,曹世勤,黄瑾,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金社林. 2018

[16]1998—1999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 2001

[17]1986—1990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研究. 宋位中,贾秋珍,刘守俭. 1991

[18]2002~2003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骆惠生. 2005

[19]中国小麦条锈菌4个主要流行小种的寄生适合度. 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2008

[20]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述. 谢晓丽,孙振宇,刘长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