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对绿豆籽粒产量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顾和平

作者: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袁星星;彭晨;崔晓艳;张红梅;Peerasake Srinives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轮回选择;穿梭育种;遗传改良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3 年 44 卷 07 期

页码: 51-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6~2008年,选用五个中国绿豆品种,五个泰国绿豆品种,构建九个轮回选择群体。2009~2010年,在中国南京,比较上述群体籽粒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对提高绿豆籽粒产量具有显著效果,遗传增益最大的群体增产9.59%。对于以籽粒产量为主要选择目标的轮回选择来说,只需选择两个轮次,第三轮开始遗传增益会逐步下降。穿梭育种获得的轮回选择群体(K群体)平均产量比未穿梭群体(N群体)高7.26%,说明穿梭育种对提高绿豆籽粒产量具有显著效果。将同一轮次的K群体和N群体进行比较,在轮回选择第一轮次(C1)、第二轮次(C2)、第三轮次(C3)和第四轮次(C4)四个轮次中,前者分别比后者增益4.07%、8.76%、8.53%和7.98%,说明穿梭育种产量遗传增益的稳定性。N群体内变异系数明显大于K群体,表明在N群体中继续选择,获得优良家系的几率高于K群体。

分类号: S522

  • 相关文献

[1]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刘友华,纪凤高. 2013

[2]饲用小黑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及遗传改良效果. 王增远,陈秀珍. 2007

[3]吉林省近年来绿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王桂芳,郭中校. 2013

[4]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5]国内外南繁育制种发展综述. 陈冠铭,曹兵. 2016

[6]四川-CIMMYT小麦穿梭育种中的农艺学合作研究. 邹裕春,汤永禄,杨恩年. 2007

[7]番茄抗番茄斑萎病毒病材料的创制. 白占兵,欧阳娴,郑立敏,周晓波,谭放军,周运斌,张战泓. 2021

[8]穿梭育种对玉米适应性选育的实践. 段运平,王河成,石红卫. 1997

[9]新疆冬小麦穿梭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高永红,石书兵,吴新元,黄天荣,张新忠,李冬,石玲. 2006

[10]CIMMYT种质及育种技术在四川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杨武云,朱华忠,杨恩年,蒲宗君,伍铃,张颙,汤永禄,黄钢,李跃建,何中虎,Ravi Singh,S.Rajaram. 2007

[11]水稻穿梭育种材料在不同生态稻区表现的研究. 吕子同,唐绍清,童汉华,王磊. 1996

[12]水稻DH系主要经济性状生境感应性研究. 李梅芳,张丽娟,赵志超,王洁,雷财林,刘世家,万建民,倪丕冲. 2005

[13]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中麦29. 王德森,李思敏,郝元峰,阎俊,张勇,陈新民,肖永贵,何中虎. 2018

[14]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 2000

[15]高淀粉甘薯轮回选择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李育明,何素兰,黄迎冬. 2007

[16]一般配合力测定在构建矮败小麦耐盐轮选群体中的应用. 李强,李筠,任立凯,王龙,孙中伟. 2012

[17]轮回选择对玉米沈综(C_0、FC_2)群体的产量组成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姚占军,杨小平,赵延明. 2001

[18]利用Ta_1不育基因进行抗小麦赤霉病的轮回选择育种. 沈秋泉,俞申平,徐忆中,陈世明,杨建明. 1993

[19]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技术在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孙中伟,樊继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张广旭,陈凤. 2018

[20]吉甜201甜菜新品种选育. 方清,邹世亨,张玉琴.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