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种群生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瑛子

作者: 潘瑛子;杨欣兰;曾本和;牟振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羊卓雍错;高原裸鲤;寄生蠕虫;种群生态;宿主频次分布;空间动态;分布类型;西藏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49-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是西藏高原重要的土著裂腹鱼类,本研究调查了藏南内流湖泊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种群生态学,对180尾高原裸鲤寄生蠕虫进行种类鉴定和感染数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由5个物种构成,分别为聂氏拟短节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eudyptulae)、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和异肉吸虫属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新棘吻虫未定种的感染率最高,聂氏拟短节绦虫的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最高,束首线虫未定种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最低。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各个肠道寄生蠕虫种群感染高原裸鲤群体的平均丰度均不存在宿主雌雄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群感染数量与宿主全长也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用方差均值比分析5个种群的分布类型,结果显示均呈聚集分布。将各个种群感染宿主数量的频率分别与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合,用χ~2检验判断结果的显著性,发现聂氏拟短节绦虫和束首线虫未定种种群虽然呈聚集分布,但并不符合负二项分布。5个种群中均以未感染的宿主频次为最高,在感染情况下,聂氏拟短节绦虫以感染1~5条的宿主出现频次最高,C.eudyptulae和异肉吸虫未定种以感染1条的宿主出现频次最高,束首线虫未定种感染数量为1~6条的宿主出现频次均较低且相近,新棘吻虫未定种感染1~2条的宿主出现频次最高。本研究为摸清各肠道寄生蠕虫种群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西藏土著鱼类寄生虫的区系组成及特点,深入研究高原隆起、西藏特殊地理环境与寄生虫之间的关系累积了资料。

分类号: S941.5

  • 相关文献

[1]西藏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生态. 潘瑛子,扎西拉姆. 2023

[2]西藏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的分布类型及种间关系. 潘瑛子,付佩佩,王且鲁,周建设,牟振波,胡光冉. 2021

[3]西藏黑斑原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 潘瑛子. 2021

[4]西藏哲古措2种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及感染状况. 潘瑛子,付佩佩,周建设,刘飞,王且鲁,扎西拉姆,陈美群,王万良. 2020

[5]四川花生蛴螬种类调查及优势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肖筠,刘旭,李建荣,柳光富. 2006

[6]华山新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文涛,杜久元,陈新宏,武军,赵继新,杜万里,张礼军. 2014

[7]绥芬河大麻哈鱼类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董崇智,张觉民. 1993

[8]大亚湾软体动物群落和种群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蔡立哲,杨德援,赵小雨,林靖翔,陈昕韡,周细平,饶义勇,马丽,林和山,傅素晶. 2022

[9]安义农区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生态研究. 叶正襄,汪笃栋,龙丘陵,杨定生,许云飞,衷尔钧,黄小平. 1990

[10]苜蓿蓟马空间动态与作物布局关系研究. 朱猛蒙,孙玉荣,陈林,陈彦虎,马俊贵. 2024

[11]葡萄霜霉病流行传播模型和扩散规律研究. 于舒怡,李柏宏,刘丽,王辉,关天舒,刘长远. 2024

[12]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及空间动态变化研究. 张丽萍,张贵云,刘珍,张文吉. 2005

[13]盐池四墩子荒漠草原拟步甲昆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贺奇,殷延勃,曾乐,张文银. 2013

[14]宿根蔗苗期大螟幼虫空间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罗志明,尹炯,黄应昆,单红丽,李文凤,王晓燕,张荣跃. 2017

[15]和平解放以来的西藏畜牧兽医事业. 赵好信. 2001

[16]西藏高原腹地唯一的凤蝶种类分布与适应研究. 王保海,杨雪莲. 2006

[17]伊维菌素在西藏家畜寄生虫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何冰梅,蔺红玲,马兴斌,李晓忠,纪鹏. 2015

[18]西藏地区藏鸡体型特征与体重、体尺性状关系分析. 马雪英. 2015

[19]浅论西藏农业的发展目标的选择. 洛桑旦达,陈正荣,张亚生,杨庆寿,贡嘎. 2001

[20]西藏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张华国,李宝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