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酶解工艺及热反应风味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秋实

作者: 唐秋实;刘学铭;陈智毅;杨春英;林耀盛;王思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酶解;美拉德;风味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6 年 16 卷 02 期

页码: 9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经济、实用的酶解金针菇风味调味品,以市售鲜金针菇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及其双酶水解金针菇,制备富含氨基酸的酶解液,经美拉德热反应制备风味独特的调味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探讨加酶量、酶解时间、料液比、初始p H值和酶解温度对金针菇酶解效果的影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美拉德热反应酶解液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风味蛋白酶(1∶1,W/W)混合酶解效果优于单酶。当混合酶加酶量0.5%、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20、p H 6.0和酶解温度50°C时,水解度最高为31.20%,酶解液中呈鲜谷氨酸占比最高为23.6%,美拉德热反应主要风味成分有24种,包括醛类、酮类、呋喃类、醇类等化合物,其中八碳类化合物对风味有重要贡献,相对含量达46.07%。

分类号: TS264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制备花生呈味肽及风味分析. 孙晓静,张丽霞,魏松丽,孙强,金璐,赵谋明,苏国万. 2021

[2]蚕蛹蛋白酶法水解及美拉德反应改良其产物风味的研究. 鲁珍,穆利霞,秦小明,刘军,邹宇晓,廖森泰. 2012

[3]预处理对蓝莓NFC果汁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刘伟,许弯,胡小琴,胡梓妍,李高阳,张菊华. 2021

[4]酶解与发酵联合处理对牛蒡根风味的影响. 马凯迪,许璐靖,李莹,刘元法,崔莉,马恺扬,赵轩,宋欣欣. 2024

[5]不同培养基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 郑明海,金群力,方平,傅家林,叶仲顺. 2009

[6]酱香型白酒糟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魏善元,杨仁德. 2016

[7]金针菇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加工研究进展. 蔡和晖,廖森泰,叶运寿,刘学铭. 2008

[8]AEC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和粉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郑永标,谢宝贵,林新坚,陈济琛. 2004

[9]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李振宇,董玉玮. 2013

[10]棉花秸秆培养料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11]灵芝、金针菇混合发酵-芦荟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苗敬芝,徐栋栋,董玉玮. 2014

[12]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的膜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朱忠敏,周岩飞,李晔,姚渭溪. 2016

[13]灵芝和金针菇混和发酵提高锌产量的工艺研究. 苗敬芝,董玉玮,耿治飞. 2013

[14]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葛智超,陈宏伟,朱蕴兰,郑义,付世玉,申明玉,邹咪. 2017

[15]金针菇、灵芝混菌发酵型饮料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董玉玮,苗敬芝,曹泽虹,刘辉. 2014

[16]中药渣栽培柳松菇技术. 曹德宾. 2009

[17]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邓春海. 2013

[18]金针菇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谭一罗,杨和川,苏文英,秦裕营,马腾,周振玲,浦汉春. 2018

[19]富锗金针菇菌丝体对小鼠耐疲劳能力的影响. 陈瑞琪,朱蕴兰,张城,陈宏伟,李敬. 2015

[20]金针菇、赤芝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检测. 唐仕荣,董玉玮,苗敬芝.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