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棉纤维发育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雄明

作者: 杜雄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陆地棉;纤维突变体;光子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03 年 15 卷 06 期

页码: 376-3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概述了利用徐州142无绒无絮突变体和Ligon lintless-1在棉花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方式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徐州142无绒无絮突变体和Ligon lintless-1与它们的野生型相比,在胚珠细胞分化、纤维发育过程中的生化物质、分子生物学特性及遗传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对揭示纤维和短绒发育的遗传规律、大幅度提高棉纤维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光子棉花的产量杂种优势研究. 万艳霞,王国印,李妙,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尚振青,史立强. 2009

[2]几个棉花纤维突变体及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初步分析. 杜雄明. 2009

[3]植物激素对棉花Ligon lintless纤维突变体的调控影响. 刘晓杰,张杰,贾银华,杜雄明. 2008

[4]特早熟光子棉晋棉28号的选育. 雷继清,张桂莲,王萍. 2000

[5]陆地棉早熟性、丰产性基因效应研究. 曾浩. 2011

[6]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7]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技术规程. 王刚,陈兵,张鑫,王旭文,韩焕勇,叶春秀,樊庆鲁. 2018

[8]陆地棉早熟基因来源的遗传分析. 艾尼江,刘任重,赵图强,秦江鸿,张天真. 2013

[9]陆地棉纤维品质基因效应研究. 杨正书. 2011

[10]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性育性状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 1999

[11]栽培措施地陆海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俊兰,翟学军. 1996

[12]新疆陆地棉抗病育种现状及对策. 李培夫. 2000

[13]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4]鸡脚叶陆地棉育种研究进展. 张雪林,韩世杰,彭凡嘉,周德桂,巩养仓. 2016

[15]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16]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生育性状的影响. 杨铁钢,黄树梅,靳永胜,孟菊茹,刘凤玲. 1999

[17]陆地棉GhSUMO基因的克隆与黄萎病菌诱导表达分析. 赵付安,房卫平,杨晓杰,谢德意,李武,吕淑萍. 2011

[18]吲哚-3-丁酸诱导陆地棉茎枝无土扦插生根优化条件初探. 赵付安,房卫平,谢德意,赵元明,吕淑萍,唐中杰,聂利红,李武. 2010

[19]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崔世友,韩世杰. 1991

[20]陆地棉NF-Y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刘静,徐珍珍,袁娜,郭月,张保龙,杜建厂.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