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黄海1号”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的形态特征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霞

作者: 李朝霞;李健;王清印;何玉英;刘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对虾;形态特征;多元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6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384-3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1号”人工选育群体和野生群体进行11项形态性状的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和2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2个群体的外部形态特征。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表明,2个群体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反映在选育对虾的腹节1及腹节总长度增加,但头胸甲及腹节1的宽度降低。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为18.14%,主成分2为15.09%,主成分3为11.09%,主成分4为9.53%,累积贡献率为53.85%。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在横向体型因子方面差异最明显,结果与显著性检验的结论基本一致。判别分析显示,2个对虾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00 1)。建立了2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2%~75%,P2为55.4%~79.8%,综合判别率为70.67%,可以认为逐步判别法对于中国对虾不同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选育群体的判别准确率(75%)相对较高,从而从形态学方面体现了选择育种的效果。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斑节对虾4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_1的形态特征分析. 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苏天凤,江世贵. 2012

[2]中国(鳝)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3]中国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4]斑节对虾南海1号和非洲品系自交、杂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蔡云川,江世贵,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邱丽华,周发林. 2016

[5]中国(鱼喜)群体形态学初步研究. 张红艳,高天翔,李健,潘晓哲,张辉,张岩. 2013

[6]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2008

[7]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粮食重金属污染的差异分析与综合评价. 段佐亮. 1993

[8]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郭银燕,胡秉民,张云康,胡明训,陈昆荣. 1999

[9]3个红罗非鱼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杨慧,朱文彬,董在杰,吕帆,公翠萍,刘念,袁新华. 2015

[10]河西走廊盐渍化地区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初步分析. 阎顺国,朱兴运,郭树林,柴来智,张和平,马守伦. 1991

[11]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霍堂斌,袁美云,马波,蔡林刚,阿达可白克·可尔江,姜作发. 2011

[12]黄海、东海近海七个棘头梅童鱼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梁述章,宋炜,赵明,谌微,李羽,马凌波. 2018

[13]血清游离氨基酸与儿童智力的相关性探讨. 唐久来,唐茂志,余世成,胡允文,郭晓东,李布青. 1994

[14]春季白沙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风霞,黄洪辉,黄建荣,刘华雪. 2016

[15]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形态差异分析. 张龙,石林林,梁宏伟,李青彬,李艳和. 2018

[16]天津农田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及降雨沥浸影响. 许萌萌,刘爱风,师荣光,蓝靖,田永,赵宗山. 2018

[17]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18]小麦抗赤霉病基因库群体后代的抗赤性选择响应分析. 黄德崇,刘宗镇,杨竹平,黄泳沂,邓景扬,柴正华. 1993

[19]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徐滨,李忠,魏开金,马宝珊,朱祥云,徐进. 2019

[20]基于气体交换及OJIP光化学参数评估甜菜光温适应性及鉴定指标筛选. 李思忠,张立明,林明,高卫时,白晓山,刘军,董心久,沙红,曹禺.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