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中阳

作者: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乔冬梅;李平;赵志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水;黑麦草;速效磷;有机磷;无机磷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8 期

页码: 1072-1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城市污水再生水的农业利用价值,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种植黑麦草,以自来水(clean water,CW)灌溉为对照,分别进行全再生水(reclaimed municipal wastewater,RW)和混合再生水(自来水+再生水,CW+RW,1∶1)灌溉处理,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和土壤磷素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CW+RW处理黑麦草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在播种55 d后分别较对照(CW)增加18.92%和6.42%,RW处理分别增加26.79%和10.55%;黑麦草地上部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48%和10.93%。再生水灌溉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并有减少趋势,但土壤速效磷含量CW+RW和RW处理分别较对照(CW)增加29.15%和43.80%;CW+RW和RW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磷组分中的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与对照CW相比,其中活性有机磷增幅分别为50.30%和81.57%,中活性有机磷增幅分别为7.66%和13.68%;也显著增加了无机磷组分中的Ca2-P和Ca8-P,CW+RW和RW处理Ca2-P含量由对照的12.90 mg·kg-1分别增加到16.42 mg·kg-1和15.49 mg·kg-1,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7.29%和19.38%,Ca8-P增幅分别为19.94%和16.03%。再生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pH并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这可能是增加土壤磷活性的原因之一。再生水灌溉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有促进作用。

分类号: S512.4

  • 相关文献

[1]再生水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齐学斌,吕谋超,王和洲,胡超,黄仲冬,赵志娟,李林. 2014

[2]一株巨大芽孢杆菌的促生特性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3]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研究进展. 冶赓康,俄胜哲,陈政宇,袁金华,路港滨,张鹏,刘雅娜,赵天鑫,王钰轩. 2023

[4]人参根际溶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作用. 穆朋,梁池嘉,周淑荣,赵艳,王岩,关一鸣,刘政波,张悦,刘宁. 2023

[5]长期施磷对山原红壤磷库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 史静,张誉方,张乃明,张淑香. 2014

[6]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田仓,虞轶俊,吴龙龙,张露,黄晶,朱练峰,张均华,朱春权,孔亚丽,武美燕,曹小闯,金千瑜. 2021

[7]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磷库及其形态的影响.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林新坚. 2014

[8]隔沟交替灌溉对土壤磷及其形态的影响. 李中阳,樊向阳,杜臻杰,李彩霞. 2011

[9]土壤中主要溶磷菌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温佳旭,陈雪丽,肖洋,万书明,孙磊,方海瑞. 2023

[10]不同磷形态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系指标与根际特征差异的影响. 展晓莹,候焱焱,张淑香. 2013

[11]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可培养有机解磷菌多样性研究. 夏围围,邹萌萌,张泽霖,陈晓芬,王玉芳,孙祥鑫,贾仲君. 2024

[12]培养基和代次影响土壤可培养解磷菌多样性评估. 夏围围,张泽霖,邹萌萌,次仁拉姆,陈晓芬,孙祥鑫,王玉芳,贾仲君. 2024

[13]解磷剂对种植小麦石灰性土壤磷的影响. 杨跃江,张定一,邵海林,党建友,裴雪霞,吴忠攀,王全亮. 2006

[14]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朱东海,胡超,胡艳玲. 2013

[15]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Cd胁迫下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张茜,高峰,崔丙健,吴海卿,崔嘉欣,莫宇,马欢欢. 2021

[16]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17]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有效性的研究. 郭晓冬,安战士. 1991

[18]温度对黑土磷形态及有效性影响. 邱兰兰,石元亮,任军. 2007

[19]水分管理对太湖地区水稻土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施林林,陆长婴,王海候,沈明星,周新伟. 2012

[20]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际特征的影响. 侯焱焱,展晓莹,刘璇,张乃明,张淑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