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联合生防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改善连作百合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防治枯萎病的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耀雄

作者: 鲁耀雄;高鹏;彭福元;李卫东;李静;崔新卫;黄国林;潘素君;王运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连作百合;蚯蚓;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萎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土壤结构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147-1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从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角度,研究蚯蚓联合生防细菌改善百合连作障碍的机理和效果,为湖南百合产业化种植提供技术措施.[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连续种植了两季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供试土壤为红壤,生防菌为Bacillales velezensis YFB3-1 菌液(菌体浓度为109 CFU/mL),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试验设单施菌液(T1)、只接种蚯蚓(T2)、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3 个处理,以不使用菌剂和蚯蚓为对照(CK).调查了两茬百合产量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析了第二茬百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连作百合产量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和枯萎病的相关性.[结果]与第一茬相比,同一处理的第二茬百合产量都显著下降.两年连作百合产量都以同时使用菌液和蚯蚓(T3)处理为最高,分别为 16464、15674 kg/hm2,都显著高于同年份其他处理.两年连作百合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以T3 为最低,都显著低于同年份其他处理,T3 处理百合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 18.15(2019 年)、25.00(2020 年),并且两年的防治效果(T3)都明显优于单施菌液(T1)和接种蚯蚓(T2).相比于对照(CK),2019、2020 年T3 处理百合枯萎病防治效果分别为 44.55%、37.66%,分别增产 15.05%、14.78%.蚯蚓联合生防菌YFB3-1 增加了根际土壤Rhizobiales、Flavobacteriales、Pseudomonadales、Bacillales等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丰度,蚯蚓与生防菌YFB3-1 在抑制连作百合枯萎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因而缓解连作百合产量下降的效果最佳.[结论]在施用芽孢杆菌生防菌剂防治连作百合枯萎病的同时,可以增施有机肥(牛粪)来提高土壤中蚯蚓数量,有效预防百合枯萎病发生,减少连作百合产量损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蚯蚓活动对连作百合生长、产量及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鲁耀雄,高鹏,李棉勇,崔新卫,朱校奇,彭福元,戴良英. 2021

[2]不同生态类型蚯蚓对赤红壤和红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崔莹莹,吴家龙,张池,周波,任宗玲,戴军. 2020

[3]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罗旭辉,尤志明. 2020

[4]化肥减施对茶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余文权,尤志明. 2020

[5]江淮地区不同轮茬作物对苜蓿产量及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争艳,徐智明,师尚礼,贺春贵. 2019

[6]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薛国萍,白红梅,杜金伟,朱春侠,付崇毅,姜伟,宋庆成,李杰,郭欢欢,张晓梅. 2023

[7]生物炭用量对烟草青枯病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潘美清,唐莉娜,吴长征,杨铭榆,张汴泓,黄锦文,王成己. 2024

[8]不同改良措施对黄瓜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姜伟,薛国萍,白红梅,杜金伟,朱春侠,李杰,宋庆成,季淑丽,王黎胜. 2022

[9]荔枝园间作柱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承臻,袁秉琛,王燕茹,蓝俊,罗丽娟,虞道耿. 2024

[10]荔枝园间作平托花生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颜彩缤,胡福初,赵亚,王祥和,陈哲,张世青,吴凤芝,范鸿雁. 2022

[11]紫色土区刺槐林极系对土壤结构的稳定作用. 李勇,武淑霞. 1998

[12]一种新型土壤整地机的设计. 刘欣. 2016

[13]十一月果园农事. 李岩,张承安. 1996

[14]果树的施肥方法. 安国宁. 2004

[15]甘肃春蚕豆覆草栽培整体功能效应研究. 王淑英,丁国卫,何永寿. 1999

[16]沈阳地区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必要性分析. 高占文,周伟艳,王金丽,赵大为,程生军,王彦刚. 2014

[17]保水剂对土壤体积膨胀率及土壤团聚体影响研究. 汪亚峰,李茂松,宋吉青,罗春燕,李章程,左旭. 2009

[18]辽东山区坡耕地地埂植物篱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任丽华,贾天会,李欣峰,隋晓丹,郭佰川. 2018

[19]黑土机械压实对土壤结构和甜菜产量的影响. 周艳丽,卢秉福. 2019

[20]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维俊,李双异,徐英德,刘旭,安婷婷,朱平,彭畅,汪景宽.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