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敏感基线建立及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妞妞

作者: 石妞妞;杜宜新;阮宏椿;甘林;杨秀娟;代玉立;陈福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菌;氟啶胺;敏感基线;交互抗性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6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535-5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6株采自福建省主要番茄产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03 7~0.045 2μg/m L之间,平均值为(0.022 1±0.009 8)μg/m 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0.022 1±0.009 8)μg/m L作为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用于其田间抗药性监测。从106株菌株中选择15株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菌株,测定了其对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和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15株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抑制活性依次为氟啶胺>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嘧霉胺,氟啶胺与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和嘧霉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分类号: S436.412.13

  • 相关文献

[1]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及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陈治芳,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颖超,赵建江. 2011

[2]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代玉立,甘林,石妞妞,陈福如,杨秀娟. 2018

[3]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赵建江,张小风,马志强,王文桥,韩秀英. 2013

[4]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研究. 吴应山,杨春林,吴婕,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2015

[5]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赵建江. 2017

[6]禾谷镰孢菌对戊唑醇敏感基线的建立和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 叶滔,王志伟,牛芳胜,王文桥,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 2012

[7]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及其对不同药剂的交互抗性. 范子耀,孟润杰,韩秀英,马志强,王文桥,刘颖超. 2012

[8]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药性. 赵建江,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王文桥. 2010

[9]福建省草莓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 姚锦爱,赖宝春,黄鹏,侯翔宇,余德亿. 2022

[10]小麦白粉病菌对喹氧灵和苯菌酮的敏感基线及药剂的生物活性. 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曾凡松,张学江,薛敏峰,汪华,史文琦,喻大昭. 2013

[11]福建省大豆胶孢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风险分析. 阮宏椿,黄艳琴,陈巧红,陈文乐,兰成忠. 2024

[12]花生根腐病病原菌尖镰孢菌对噁霉灵的抗性风险评估. 雷腾宇,马福嵘,闫晓静,袁会珠,陈淑宁,郝晓娟. 2024

[13]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 翟淑华,林波,狄凤娟,李磊,吴培. 2018

[1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大白菜中氰霜唑及其代谢物和氟啶胺的残留. 张爱娟,梁林,马新刚,刘伟. 2018

[15]HPLC-MS/MS法快速测定氟啶胺在马铃薯和土壤中残留. 冯义志,金杰,潘金菊,齐晓雪,梁林,刘伟. 2017

[16]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杨肖芳,李伟龙,周晓肖,江景勇,邱莉萍,蒋桂华. 2018

[17]氟啶胺在大葱和小葱上的残留与安全性评价. 朱晓丹,贾春虹,王东,靖俊杰,贺敏. 2019

[18]氯啶菌酯与氟啶胺混剂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张建华,杨红福,周华飞,缪康,束兆林,姚克兵. 2020

[19]不同杀菌剂对柑橘黑点病菌的毒力测定. 杜丹超,蒲占湑,鹿连明,胡秀荣,黄振东. 2020

[2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氟啶胺在冬瓜上的残留行为. 靖俊杰,贾春虹,赵尔成,余苹中,贺敏,陈莉,王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