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措施对水稻土耕层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艳

作者: 刘艳;孙文涛;宫亮;蔡广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措施;水稻土;耕层;产量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3 年 06 期

页码: 16-18

摘要: 利用大区对比试验,在辽北稻作区探索不同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20 cm的耕作措施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总空隙度和土壤的通气性,增加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与旋耕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加速了土壤有机物质腐殖化过程,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深翻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达到479.8 kg/667m2,与其它两个处理产量差异显著;而耕翻15 cm和旋耕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本地区水田耕作方式要以秋季耕翻为主,且耕翻深度要达到20 cm为宜。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豫北潮土灌区土壤肥力特征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 刘战东,张凯,米兆荣,黄超,马岩川,余轩,孙景生,范昆,黄四清,李长有,张景忙. 2019

[2]增施有机肥对稻田亚耕层土壤的培肥效应. 韩上,武际,张祥明,胡鹏,杨友兵,李敏,王慧,唐杉. 2018

[3]不同耕作措施对冷浸田亚铁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海波,陈正刚,张钦,崔宏浩,朱青,张中和,胡萍. 2015

[4]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5]不同耕作措施对香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何应对,刘永霞,舒海燕,韩丽娜,王必尊. 2015

[6]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玉米生长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周静,史向远,李永平,张晓晨. 2016

[7]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燕麦产量的影响. 刘霞,刘景辉,李立军,田露,马苗苗,王立秋,张磊. 2015

[8]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质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徐莹莹,孙士明,靳晓燕,王俊河,庞爱国,于晓波,于侃超. 2022

[9]耕作措施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邓忠,翟国亮,吕谋超,宗洁,蔡九茂,李迎,张文正. 2015

[10]西南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刘祖贵,王秀全,秦安振,南纪琴,肖俊夫. 2014

[11]赣东北地区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 余瑞新,欧阳建平,王端飞,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胡惠文. 2015

[12]有机培肥方式对设施蔬菜-水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肥力的影响. 沈明星,姚月明,刘凤军,吴彤东,陆长婴. 2004

[13]湖南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的物理性质. 郑圣先,廖育林,谢坚,吴小丹,向艳文. 2010

[14]近30年我国典型水稻土肥力演变特征. 武红亮,王士超,闫志浩,槐圣昌,马常宝,薛彦东,徐明岗,卢昌艾. 2018

[15]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 吴英,孙彬,徐立新. 2002

[16]酸性水稻土施用磷矿粉的农学有效性和经济效应的评价. 吴崇书,孟赐福,吕晓男,滕淳茜,赵森荣. 2002

[17]施用氮肥和硫肥对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张培艳,孟赐福,吴增祺,吴林妃,计小江,李超英,赵森荣. 2001

[18]施用氮、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景金富,孟赐福,马军伟,吴增祺,胡金禄. 2000

[19]水稻土施用不同氮、硫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张培艳,孟赐福,吴增祺,吕晓男,计小江,吴林妃,李超英. 2001

[20]不同水稻土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李超,汪柯,肖小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