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雪花莲凝集素(GNA)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德璞

作者: 刘德璞;袁鹰;唐克轩;郑培和;王兴智;刘宝;周正平;姜昱;孙小芬;肖乃仲;朱筱娟;孔祥梅;郝文媛;徐文静;刘娜;李晓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转基因;GNA;花粉管通道;遗传;抗蚜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06 年 4 卷 05 期

页码: 71-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用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alanthusnivalisagglutinin,GNA)转化吉林省主推品种吉林20号、吉林30号、吉林45号品种大豆。通过接蚜鉴定和PCR鉴定,从所获得的种子苗中筛选出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后代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1)PCR分析,转基因植株97TGR1和97TGR2的T2代表现阳性,第5代表现阳性纯合;97TGR1、97TGR2和98FD1 ̄98FD20的T3代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证明,GNA基因在蛋白质水平有表达,最高表达量占总可溶性蛋白的0.7%;97TGR1、98TGR2和99JI45TGR2的South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NA基因已插入大豆基因组;(2)遗传学分析,97TRG1的T2代呈孟德尔3:1分离,97TGR2的T3代出现种皮颜色不规则分离。经过抗蚜性鉴定和连续的筛选,获得抗性纯系;(3)抗蚜性鉴定,转基因株的T1、T2世代转基因植株可抑制蚜虫繁殖量50% ̄90%;(4)品系鉴定,转基因大豆的抗蚜性达到农学标准抗(R)和高抗(HR)水平;大面积环境释放试验自然感蚜鉴定,转基因系蚜虫发生的高峰比对照延迟,高峰期过后群体蚜量的下降速度也比对照快。本研究认为,大豆花粉管通道技术可以利用于大豆的转基因研究和应用中,GNA基因在改良大豆的抗蚜性上是可取的。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2]黄瓜农杆菌介导法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 张文珠,魏爱民,杜胜利,韩毅科,张桂华,刘楠. 2009

[3]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荔枝的初步研究. 王树军,孙进华,李焕苓,王果,李芳,王家保. 2020

[4]棉花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王坤波,宋国立,黎绍惠,王春英,张香娣,王玉红,胡育昌. 2009

[5]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程林梅,孙毅,岳焕荣. 2001

[6]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适宜时期与相应方法. 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 1991

[7]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 1994

[8]外源DNA导入大豆变异后代的SOD同工酶分析. 刘德璞,袁鹰,庄炳昌. 1991

[9]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引起的变异. 雷勃钧,尹光初,王树林,卢翠华,钱华,周思君,张开旺,隋德志,林忠平. 1989

[10]大豆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吴俊江,徐鹏飞,张淑珍. 2005

[11]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雷勃钧,尹光初,卢翠华,钱华,张开旺,周思君,王树林. 1991

[12]中国作物育种技术发展的回望与思考. 何红中,周瑞洲. 2016

[13]水稻抗虫性遗传与育种研究应用. 张文辉,刘光杰. 2001

[14]几个转bar基因水稻外源基因的遗传学行为研究. 吴明国,华志华,林建荣,黄大年. 2002

[15]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特性的研究. 马盾,黄乐平,周小云,陈勋基. 2007

[16]水稻遗传转化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朱永生,连玲,蒋家焕,江敏榕,谢华安,张建福. 2017

[17]转Cry1Ac青花菜回交后代鉴定方法研究. 李占省,张黎黎,张小丽,舒金帅,苏彦宾,孙继峰,刘玉梅,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吕红豪. 2018

[18]高羊茅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吴关庭,陈锦清. 2006

[19]抗褐飞虱转基因水稻的应用研究. 戚华雄,陈志军,万丙良,吕亮,唐克轩. 2001

[20]表达雪花莲凝集素(GNA)的转基因水稻纯系抗褐飞虱. 孙小芬,唐克轩,万丙良,戚华雄,卢兴桂.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