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马氏管免疫相关蛋白基因BmNOS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顺明

作者: 唐顺明;丁丽平;吴俊;王娜;裘智勇;沈兴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内生免疫;双向电泳;马氏管;家蚕一氧化氮合酶基因

期刊名称: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4807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04-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借助蛋白双向电泳(2-D)技术对感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不同时相的家蚕幼虫马氏管蛋白进行分离,并对其中14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10个蛋白点得到成功鉴定,其中的一个可信结果为家蚕一氧化氮合酶(Bombyx mori Nitric oxide synthase,BmNOS).由于诱导型BmNOS是合成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因子NO的一种关键特异性蛋白酶,因此通过体内注射BmNPV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两种诱导剂,采用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感染组和对照组马氏管中BmNOS不同感染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两种诱导剂处理3 h后,BmNOS表达量均迅速递增,BmNPV侵染组上调约7倍;LPS处理组表达量上调25倍,且该趋势持续至6 h,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这表明BmNOS在家蚕马氏管的免疫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分类号: S881

  • 相关文献

[1]家蚕五龄第1天与第4天后部丝腺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吴卫成,叶键,鲁华云,李建营,陈金娥,孟智启,倪春霄,钟伯雄. 2006

[2]农药氰戊菊酯和杀虫双诱导家蚕血液蛋白的变化. 吴立娜,赵巧玲,裘智勇,覃光星,夏定国,沈中元,沈兴家,郭锡杰. 2010

[3]家蚕幼虫正常个体与眠性变化个体大眠蜕皮前后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付凡,赵巧玲,裘智勇,夏定国,唐顺明,沈兴家. 2011

[4]二化性家蚕卵低温和常温催青的胚胎期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 章扬,裘智勇,赵巧玲,唐顺明,汪生鹏,宋海韬,沈兴家. 2010

[5]差异蛋白质组学在家蚕中的研究进展. 韩宾,李轶女,易咏竹,张志芳,沈桂芳. 2010

[6]家蚕幼虫消化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崔颖俊,裘智勇,赵巧玲,沈兴家,唐顺明,郭锡杰. 2008

[7]家蚕孤雌生殖系与有性生殖系亲本的血液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刘培刚,王永强,陈金娥,何秀玲,李卫国. 2010

[8]家蚕微孢子虫与桑尺蠖来源微孢子虫的蛋白组学分析. 侯建革,沈中元,唐旭东,徐莉,朱峰. 2013

[9]家蚕对浓核病毒(镇江株)抵抗性和感受性品种的中肠组织蛋白比较分析. 裘智勇,李木旺,沈兴家,郭锡杰. 2008

[10]家蚕追寄蝇寄生蚕体的血液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 高丽,许平震,张美蓉,何庆玲,陈立华,罗旭芳,徐安英. 2014

[11]家蚕4眠期与5龄期后部丝腺细胞蛋白质组成分析. 吴卫成,钟伯雄,孟智启,陈金娥,颜新培,叶键,沈飞英. 2005

[12]家蚕雌性附腺分泌蛋白的双向电泳分离及质谱鉴定. 靳远祥,王永强,徐孟奎. 2006

[13]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早期家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表达谱的动态变化(英文). 崔颖俊,郭伟,赵巧玲,沈兴家,唐顺明. 2012

[14]家蚕绵茧突变品系中部丝腺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张俊,徐安英,王小强,李刚,张月华,钱荷英,孙平江. 2012

[15]蜕皮前后家蚕幼虫血淋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崔颖俊,赵巧玲,裘智勇,沈兴家,唐顺明,郭锡杰. 2008

[16]高解舒率家蚕品种中部丝腺腔内容物的蛋白质组分析. 杜鑫,陈玉银,刘培刚,李军,王永强. 2013

[17]家蚕近等基因系感染浓核病毒(BmDNV-Z)前后中肠组织蛋白的差异表达分析. 赵云坡,李木旺,黄勇平,苗雪霞. 2012

[18]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李刚,徐安英,陈兆羽,李木旺,裘智勇,张月华,钱荷英,孙平江,郭锡杰. 2010

[19]寄生于槐尺蠖和银纹夜蛾的微孢子虫. 孙传信,李社平. 1990

[20]桃小食心虫幼虫的消化道和马氏管的显微结构观察. 熊琦,李捷,薛皎亮,赵飞,谢映平.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