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有良

作者: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种优势;生育性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玉米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3 年 08 期

页码: 79-81

摘要: 杂种优势的利用,大幅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进一步挖掘和协调利用好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发挥其整体效应,是今后玉米育种取得更大成效的重要途径。研究了玉米生育性状、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可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在配制杂交组合时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15个棉花早熟品系主要性状评价分析. 孙长君,吴晓东,李书涛,王子胜. 2012

[2]40份糜子资源在赤峰地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应用. 张立媛,赵敏,王显瑞,刘斌,赵禹凯,杨恒山. 2013

[3]不同来源谷子种质资源材料鉴定与评价. 孙文松,李玲. 2007

[4]晋南麦后直播短季棉主要性状分析. 胡晓丽,姜艳丽,宋建中,皇甫张龙,解保家. 2015

[5]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分析. 刘先芬,刘小月,王殿清,张继,高日平,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20

[6]玉米自交系京92遗传改良研究. 孙轩,吉玉龙,张如养,王继东,宋伟,赵久然. 2019

[7]黄淮海玉米主栽品种耐阴性比较研究. 燕树锋,刘海芳,铁双贵,卢彩霞,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郭书磊. 2017

[8]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对密度胁迫的响应. 张前进,曹丽茹,张新,魏昕,魏良明,郭书磊,王国瑞,王振华,鲁晓民. 2024

[9]中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的产量变化. 丰光,刘志芳,李妍妍,景希强,邢锦丰,黄长玲. 2010

[10]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11]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麒. 2012

[12]玉米施用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的效果. 王学江,华珞,蔡典雄,范海容,朱凤云,尹逊霄,张振贤,高娟,滑丽萍. 2005

[13]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谭酬志,邹小云,熊春梅,章彪雄,黄天宝. 2008

[14]朝天椒杂交组合F_1代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表现初探. 詹永发,姜虹,韩世玉,杨红,涂祥敏,赖卫,刘崇政,余文中. 2009

[15]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16]冬小麦F_2代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6

[17]特早熟杂交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孙长君,吴琼,吴晓东,李书涛. 2010

[18]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张超,黄文娟,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马炳田,毛正轩. 2010

[19]9个抗虫棉品系的杂种优势及其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张安红,王志安,肖娟丽,罗晓丽. 2015

[20]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QTL定位. 陈深广,沈希宏,曹立勇,占小登,冯跃,吴伟明,程式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