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室内培养对低盐浓度的反应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育军

作者: 李育军;陈新亮;陈景益;王章英;房伯平;龚明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室内培养;耐低盐反应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S1 期

页码: 91-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顶端茎段的甘薯苗进行低浓度(0.1%、0.3%、0.5%)的盐胁迫试验,初步结果表明:(1)广紫薯2号和广薯87可能比广薯155更加耐盐;(2)不定根伸长增长率比其他性状指标如不定根伸长长度和顶叶大小、茎尖长度及其增长率变化可能更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不同耐盐程度;(3)低浓度盐胁迫可能不是甘薯室内耐盐筛选的最佳条件;(4)以1/4霍格兰氏营养液为基质进行顶端茎段的甘薯苗的培养,其生根效果无论有无低盐胁迫均明显好于自来水基质。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实验室培养下温度和盐度对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 (Asano,1951)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基于形态测量. 李蒙,类彦立,李铁刚,王雪皎,郑萌萌,曹丽娜. 2018

[2]毕克卷转虫Ammonia beccarii(Linnaeus,1758)的室内培养:温度和食物浓度对房室生长和摄食硅藻的影响. 类彦立,李承春,李铁刚,翦知湣. 2016

[3]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温度敏感性. 宋珂辰,王国会,许冬梅,王星. 2021

[4]甲螨室内培养各因素相关分析. 张兴亚,郑经鸿,王丽真,王新华,薄新文. 1993

[5]冬季拟南芥土培室与大棚培养技术的对比研究. 李玲,刘炳福,刘开泉,张悦丽,李新国. 2010

[6]2种海萝室内培养成熟及孢子放散、附着的初步研究. 陈素文,吴进锋,陈利雄,刘同. 2008

[7]紫云英淹水腐解各形态锌的变化. 杨曾平,饶中秀,李万明,谢坚,李海露,褚飞. 2025

[8]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吉轩,毛堂芬,李云. 2012

[9]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10]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11]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 2001

[12]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邬景禹,李洪民,丁成伟. 1996

[13]泉薯830主要菜用特性鉴定与栽培技术. 卢新建,陈诗林,吕美琴,庄卫东,付文泽. 2002

[14]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15]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5

[16]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17]江苏省甘薯育种进展和展望. 戎新祥,王庆南,赵荷娟. 2000

[18]甘薯脱毒试管苗实验室保存技术. 黄萍,颜谦. 2015

[19]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勇,马代夫,谢逸萍,蒋继宏,陈凤美. 2003

[20]甘薯品种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郭其茂,杨立明,房伯平,陈赐民.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