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维

作者: 李晓维;孙冉冉;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花蓟马;交配行为;雌雄互作;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1439-14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种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对我国蔬菜和花卉等作物具有重大威胁。为了更好地应用蓟马聚集信息素进行西花蓟马监测和防治,本试验在室内对西花蓟马昼间交配习性、雌雄互作和雄成虫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独配对和群体配对两种方法研究西花蓟马成虫在光照阶段的第1,4,8和12小时4个不同时间的交配行为;采用显微摄像系统研究西花蓟马雌雄成虫间4个不同时间的互作节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仪分析西花蓟马雄成虫聚集信息素两种组分neryl(S)-2-methylbutanoate和(R)-lavandulyl acetate在4个不同时间的释放节律。【结果】西花蓟马成虫在光照阶段的4个不同时间内的交配率、交配历期(持续时间)、雌雄互作次数和雄成虫对雌成虫的交配尝试次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交配行为和雌雄互作行为不具有明显的节律性。西花蓟马雄成虫聚集信息素具有引诱活性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在光照阶段的这4个不同时间的释放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释放节律与西花蓟马成虫的交配相关行为相一致。另一种不具有引诱活性的组分(R)-lavandulyl acetate在光照阶段的这4个不同时间释放率具有显著差异,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西花蓟马成虫在室内光照条件下交配相关行为不存在明显的节律性,其聚集信息素主要引诱成分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释放亦无明显的节律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不同组分的行为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合理高效地应用聚集信息素进行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动态监测和防控提供指导。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17

[2]电子鼻zNose~(TM)构建棉花挥发物指纹图谱及被害棉花挥发物释放节律分析. 赵秋剑,赵奎军,张永军,吴孔明. 2010

[3]基于物联网监测系统对梨小食心虫日活动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赵龙龙,周旭凌,胡增丽,李庆亮,张未仲,刘朝红,韩凤,李捷,杜海燕. 2017

[4]甜菜夜蛾交配行为和能力. 曹卫菊,钱坤,胡毅. 2003

[5]克氏原螯虾繁殖行为生态学的实验研究. 徐增洪,周鑫,水燕,赵朝阳. 2014

[6]盲蝽交配行为研究进展. 李彬,张赛,王晨蕊,王桂荣,刘杨. 2020

[7]棉铃虫齿唇姬蜂室内交配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苑士涛,万方浩,魏国树. 2007

[8]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研究. 柏天琦,杨硕媛,谷星慧,计思贵,张宏瑞,张立猛. 2017

[9]小菜蛾交配行为及能力的观察. 谭永安,祝树德,柏立新,肖留斌. 2011

[10]大螟成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和释放及求偶和交配行为的昼夜节律. 郭前爽,卓富彦,朱景全,陈庆华,朱凤,黄德超,杜永均. 2022

[11]褐带卷蛾茧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罗旭初,刘丽,黄山春,阎伟,马子龙. 2017

[12]椰心叶甲啮小蜂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及其超微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辛星,马子龙,覃伟权. 2010

[13]实蝇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龚治,曾秀丹,彭正强. 2018

[14]辐照对光肩星天牛交配能力的影响. 刘晓辉,李咏军,张书勇,王恩东,路大光. 2003

[15]二点委夜蛾的交配行为与产卵量. 王玉强,李立涛,刘磊,甘耀进,董志平,马继芳. 2011

[16]异色瓢虫的交配及配后的保护行为研究. 申智慧,杨洪,袁瑞,张帆. 2011

[17]不同温度下东亚飞蝗交配及产卵行为. 王广君,农向群,高松,张泽华. 2011

[18]红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克隆、序列特征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许冬,王玲,丛胜波,王金涛,李文静,万鹏. 2018

[19]红铃虫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基因克隆、序列特征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许冬,王玲,丛胜波,王金涛,李文静,万鹏. 2018

[20]普通大蓟马聚集信息素的分离和鉴定. 李晓维,罗雪君,王丽坤,章金明,张治军,黄俊,吴建辉,吕要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