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斑海马早期发育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胜杰

作者: 周胜杰;胡静;杨蕊;杨其彬;马振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斑海马;早期发育;异速生长;形态性状;功能器官;全长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302-2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三斑海马早期发育阶段各主要器官形态指标的异速生长现象,丰富三斑海马发育的基础生物学数据,同时为完善我国三斑海马人工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28日龄三斑海马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显微镜结合个体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早期发育观察,并测量各主要器官形态性状,构建异速生长模型。【结果】三斑海马与大多数鱼类形态差异明显,游泳器官为胸鳍、背鳍和臀鳍,无腹鳍和尾鳍;尾部延长,具有较强攀附功能;体表及头部具有突出的棘;吻延长,其长度约占头长的50%。三斑海马全长与日龄的关系方程为y=0.9869x+7.9538(R2=0.9860)。在0~28日龄发育阶段,三斑海马的尾长(异速生长指数1.1472)呈正异速生长,吻长(异速生长指数0.9568)呈等速生长,头长(异速生长指数0.8801)、眼径(异速生长指数0.7629)、头高(异速生长指数0.8836)、口径(45°的异速生长指数0.6803,90°的异速生长指数0.6252)、躯干长(异速生长指数0.8787)、体高(异速生长指数0.8914)、尾柄高(异速生长指数0.9428)、背鳍长(异速生长指数0.8483)及臀鳍长(异速生长指数0.6923)均呈负异速生长;头冠长和胸鳍长出现拐点,其中,头冠长的生长拐点依次为8日龄和12日龄,胸鳍长的生长拐点依次为16日龄和24日龄。【结论】三斑海马吻长等速生长保证其摄食口径和捕食能力,尾长正异速生长提供强大的攀附能力,头冠的生长速度变化在特定阶段为其提供保护,而特定阶段的胸鳍快速发育可有效提高其捕食能力。三斑海马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异速生长现象,主要优先发育攀附功能器官,其次是摄食器官。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斑石鲷早期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王雨福,肖志忠,刘清华,翟介明,庞尊方,马文辉,马道远,徐世宏,肖永双,李军. 2016

[2]斑点叉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钟立强,陈校辉,王明华,陈友明,秦钦,边文冀. 2015

[3]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 杨其彬,马振华,程大川,江世贵,李有宁,陈明强. 2017

[4]美洲鲥仔稚鱼异速生长模式研究. 高小强,洪磊,刘志峰,郭正龙,王耀辉,雷霁霖. 2015

[5]眼斑双锯鱼仔稚鱼发育异速生长. 胡静,周胜杰,杨蕊,陈旭,杨其彬,马振华. 2020

[6]蠵龟异速生长研究. 周胜杰,杨其彬,胡静,杨蕊,于刚,吴恰儿,马振华. 2020

[7]红鳍笛鲷仔、稚鱼异速生长. 程大川,马振华,江世贵. 2017

[8]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仔、稚、幼鱼形态发育的异速生长模式. 贾瑞锦,陈超,李炎璐,孙曙光,王鲁,于欢欢,孔祥迪,吴坚,曲江波,赵从明. 2014

[9]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 刘亚娟,程大川,周胜杰,马振华,胡静,杨蕊. 2018

[10]军曹鱼仔鱼异速生长研究. 江民天,周胜杰,胡静,杨蕊,马振华,孟祥君,苏胜齐. 2018

[11]牙鲆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异速生长分析. 刘永新,刘奕,刘英杰,杨润清. 2016

[12]池塘中间培育不同月龄文蛤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李昂,李加琦,刘鲁雷,薛素燕,张秀梅,毛玉泽. 2022

[13]中国鲎幼鲎形态性状与体重的通径分析及异速生长研究. 李银康,钟金香,鲍虞园,应紫薇,颉晓勇. 2023

[14]三斑海马骨骼染色方法改进及骨骼结构特点研究. 周胜杰,胡静,杨其彬,杨蕊,于刚,马振华. 2021

[15]河西走廊藜麦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物候期的响应. 刘敏国,王士嘉,陆姣云,杨梅,杨惠敏. 2018

[16]中国猪瘟C—株(脾淋毒)全长cDNA的分子克隆. 胡建和,刘湘涛,张彦和,韩雪清,刘在新,张永国,谢庆阁. 2003

[17]子二代大鲵年龄与体重、全长的关系. 刘鉴毅,刘建良,林国源,谢才丰. 2019

[18]藏羚羊绒、山羊绒、绵羊绒与细羊毛纤维全长微观特征扫描电镜分析. 何茜,吕雪峰,郑文新,高维明. 2015

[19]长角血蜱新基因HL05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张丽艳,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龚真莉,刘建刚. 2011

[20]不同养殖模式下水质及牙鲆生长状况分析. 宋宏,刘海金,宋立民,王桂兴.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